【专题】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5093

乡村调研探基层,情系柳湾要躬行

——社会事业学院“情系柳湾,助力脱贫”社工反贫困专项服务团纪实

711日,“情系柳湾,助力脱贫” 社会事业学院社工反贫困专项服务团奔赴柳湾村开展贫困户帮扶工作。

满怀热情,初访柳湾

刚到柳湾,专项服务团成员们就开始进行摊位布置,以方便村民前来咨询相关扶贫政策。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莅临柳湾时对成员们深切嘱托,“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家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能力,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此外,实践队员向老师们介绍了团队成员构成及服务项目,并获得了高度肯定。

动员大会齐动员,乡村建设“育”先行

“推进乡村建设,要从培养人才开始,从娃娃抓起。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播下一颗种子,一颗向善的种子。”驻村第一书记孟超在动员大会中说道。孟超强调,在乡村调研中,应着重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等问题,深层次了解乡村所面临的困境,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

“情系柳湾,助力脱贫”社工反贫困专项服务团作为乡村调研队伍主力军,理应在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孟超提出的要求,利用增能理念,提高村民自身脱贫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好了,村干部对俺们的扶贫力度也越来越大了。这不,俺家今年刚买了辆小三轮车!”李爷爷热情地同服务团小分队成员们说道。

专项服务团分为四组进行入户访谈,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几年我校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领导在推进扶贫过程中做到解村民所急,助村民所需,获得全体村民的高度好评。柳湾村的扶贫项目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承包土地种植中草药及自主创业等。对此,我校为柳湾村提供了包括资金帮扶、对口帮扶、志愿者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柳湾打赢脱贫攻坚战。据村民介绍,近几年在村领导的带领及村民的努力下,绝大部分贫困户已成功脱贫。

再访乡村入民情,扶贫柳湾暖人心

实践队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在村民自主创业脱贫的过程中,扶贫工作组积极联系各方优势为村民自主创业脱贫保驾护航,实现了包括自主创业、就地务工及股金分红在内的多元化增收模式,为柳湾村的脱贫工作提供源源动力。

驻村工作队助理小组成员在孟超的带领下重新整理并核查了81份包括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贫困户申请书及贫困户信息采集表等七项相关资料组成的精准扶贫档案,并针对部分缺失信息进行了补充。

进入柳湾,成员们怀揣着工作热情,致力于乡村调研,结合自身专业的基础上,深入群众,访村民所需,解村民所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真谛,谱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崭新篇章。

(社会事业学院 赵聆茹)

喜迎改革四十年,投身吕村新建设

——校学研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了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农村的落实情况,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学研会”)“回首吕村发展路,展望改革新征程”理论普及宣讲团在吕村开展以“喜迎改革四十载,投身农村新建设”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宣讲团以“五位一体”为指导,从工业、农业、民生、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对吕村进行了全方位考察。

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吕村工业

初步熟悉村落环境后,实践队员们前往新乡市海宝塑料有限公司调研吕村工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采访海宝有限公司人事管理部成员张璟,队员们了解到,海宝塑料有限公司成立已久,拥有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部门设立和管理条例的制定及奖惩机制的运行。公司内部设施更新及时,规模逐步扩大,管理人员对政府的帮扶政策较为熟悉,能及时按照政府要求安装环保设施,进行污染处理并每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据张璟透露,海宝塑料有限公司正处于转型阶段,由于近年来工作人员的流失率升高,工人素质较低已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阻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队员们跟随张璟到厂房参观工人生产,深入了解该公司的生产内容、生产规模、工人的工作情况和薪酬情况。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吕村工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工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也坚定了队员们到实地调研,为百姓做事的信心与决心。

感受风俗文化,践行优良传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吕村同样具有独特的风俗文化。队员们来到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采访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老年活动中心有戏台、健身器材和休闲室,为村民们进行文娱活动提供了场所。

据村民介绍,每年大年初一,村里举办文艺演出,有打鼓、敲锣、踩高跷等表演。农历二月十八,村里会请戏班子来唱几天戏,热闹非凡。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1989年,重阳节被村里定为老人节,倡导全村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每逢老人节,村委会会向村里的老人发放生活用品或生活补贴。

队员们通过调研了解了吕村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大多已经传承几百年,底蕴深厚,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需要新时代青年的传承和发扬,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走访村民家庭,普及“防艾”知识

为了提高吕村村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增进防范意识,校学研会“三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与社会事业学院捍卫璀璨人生路,禁毒防艾我先行宣讲团携手同行,深入吕村村民的家庭,普及防艾知识。

队员们沿路为行人发放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手册,并进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请村民们填写调查问卷,把握村民们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热情的吕村村民都主动参与填写了问卷。在村民填完问卷后,防艾宣讲团成员为他们指出填写错误的地方并进行细致的讲解。村北的张大叔在做完问卷后,对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存在一些疑惑,他认为既然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那么蚊子的叮咬也可以是病源。理论宣讲团成员用科学的依据解决了他的问题,并在离开时送上了印有防艾标识的小礼品。以前我对艾滋病了解不太多,听完你们给我讲的这些知识,我觉得只要注意防范这个病也不可怕。张大叔感叹道。

“回首吕村发展路,展望改革新征程”理论普及宣讲团通过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在增强村民们健康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队员们的综合素质,理论宣讲团在吕村的实践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学研会 肖海霞 姜妙璇)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红旗渠访谈纪实

713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来到林州市东岗镇东岗村、西岗村、东卢寨村走访了当年参加修建红旗渠的三位老人——秦贵有、付黑旦、原不景,听他们为实践调研团的队员们讲述当年的修渠故事。

抬砌石工劳模——秦贵有

秦贵有,男,73岁,东岗镇西岗村人,乙等模范。1963年,当时只有16岁的他便参与到修渠工作中,修完主渠修干渠,一直修到红旗渠全线通水。老人当时在红旗渠修建中主要负责抬石头、砌石头等工作。

据老人描述说,当时一人一天最多八两粮食,吃野菜、红薯叶,吃不饱工作时间又长、日子过的很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们仍然坚持把渠修完。在修渠时,老人负责村里和渠上的沟通传达工作,经常去营水利部开会,给工友要粮食、分任务。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干活时由于点炮崩山的工人的工作失误,导致四五个人死亡,大家都很悲痛。这个事故也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谨,更注重安全问题。

采访中老人反复感慨,修渠前的西岗村十年九旱,红旗渠修成后,村民用水、浇地都不再困难。东岗镇的两个发电站也用红旗渠的水发电。红旗渠的修成使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修渠党员模范——付黑旦

付黑旦,男,中共党员,1940年出生,家住在东岗镇东卢寨,甲等劳模。他在红旗渠总干渠和三干渠修建中主要负责挖洞、填井、和泥、背水泥等工作,在三干渠担任副连长。

付黑旦老人1960年参加修渠工作,现已有五十多年的党龄。在修渠过程中,他任劳任怨,苦活累活抢着干。修渠归来后,他一直在村里担任村干部,直到退休。老人所获的诸多荣誉证书是老人在岗位中工作勤恳的有力见证,在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甲等模范,杨贵书记亲自颁发奖状并与付黑旦老人亲切握手。

采访中,老人讲述了在修三干渠中遇到的危险,由于三干渠曙光洞修建部分采取的是挖竖井的方式,在井里往两边掏洞,上边的石头经常往下掉。有一次出现了塌方事故,把大家困在里边,空气愈稀薄,马灯熄灭,呼吸困难。人们全力抢救,最后被困人员成功获救,没有造成伤亡。采访过程中老人一直强调自己做的事情很普通,但实践队员都深深感受到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红旗渠精神需要青年一代去继承和传扬。

任劳任怨劳模——原不景

原不景,男,1931年出生,87岁,东岗镇东岗村人,乙等模范。在修渠工程中参与修建主干渠、东渠的时间长达五年,同时参与垒墙、点炮、搬石块等任务。

据老人回忆,杨贵书记曾多次为红旗渠修建工作做出重要指导,村民们响应党的号召,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当时东岗村共有80余人参与其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令老人印象深刻的是曾经有幸获得杨贵书记亲自赠送的书籍和本子,在老人讲述的回忆中可以看出老人十分珍视那段修渠的过往经历。

采访结束后,原不景老人评价杨贵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榜样,人们拥护的好榜样。”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们深受感动,大大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于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理解,同时对于实践队员们也是一笔精神财富。队员们立志将继续学习并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身体力行,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去。

(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明君)

怀梆风韵,非遗传薪

——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服务团实践纪实

710日,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服务团顺利抵达焦作市紫陵镇宋寨村。团队围绕戏曲学习、艺人小传撰写、实地考察、剧本整理等组建具体活动,调研怀梆戏曲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及传承情况,宣传怀梆戏曲的独特价值。

探寻艺人匠心,传承非遗明珠

实践队在到达首日对国家级怀梆传承人赵玉清老师进行了采访。赵玉清衣着朴素,身段优雅,在谈到对怀梆的深厚感情时,她说:“做怀梆戏确实苦,不容易。为啥对怀梆有这么深的感情?就是因为自己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圆这一个梦,怀梆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身体状况不好,但是一说到搞怀梆,我就浑身有劲儿。”她在怀梆戏上投注了毕生的心血,时时刻刻惦记着怀梆的传承与发展。

“那时候条件艰苦,团里也没有衣服,我的戏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怀梆老艺人陈典君先生回忆道。陈典君13岁学艺,在怀梆的道路上行走了50年,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也只有他自己明白。面对这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怀梆戏,他对所有实践队员都流露出深深的期许,并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做好对怀梆的传承与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学习怀梆风韵,传承非遗薪火

为切身感受并学习怀梆戏,非遗服务团邀请武满英、李长寅老师开展了戏曲学习活动。“咱们这个乐器叫做板胡,其他的剧种也有使用,咱们怀梆的调子比豫剧的调子要高一些,用的是五度弦”, 李长寅为队员们耐心介绍了怀梆的主要乐器。

在李长寅的伴奏下,武满英教队员们《红灯记》的发音和唱法。队员们虽缺乏戏曲功底,但凭着对传统戏曲的热情和喜爱,在多次练习之后,已经能够熟练准确地唱出来了。有了怀梆艺人们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有了源源不断的青年学生的支持与帮助,怀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保护非遗,留住璀璨

烈日当空,催响蝉鸣,却没有消减实践队员的热情与信心,队员们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分配的工作。服务团队长杨雨晨说,这次的实践既是对大家的一次历练与考验,也是一份激励和鼓舞。我们有幸能够接触到怀梆戏,就要为它的美好明天而努力,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人的责任,更是每位青年的责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责任有担当,国家才有未来,民族才有希望。

调研过程中,每个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不懈奋斗,为传承传统怀梆艺术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青年一代对“保护非遗,留住璀璨”的最好诠释。本次实践调研活动立足宋寨怀梆保护的实际情况,深入走访艺人家庭,采访艺人并帮助整理剧团唱本,在加深队员对非遗文化了解的同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将非遗推进大众视野,呼吁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文学院 王清洁)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国际教育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钧瓷产业国际贸易发展调研团实践纪实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之美,鬼斧神工。”711日至12日,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钧瓷产业国际贸易发展调研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11日,调研团一行来到河南禹州,参观了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孔家钧瓷天成阁展厅、北宋钧官窑古窑址等地,深入了解钧瓷文化底蕴和历史发展情况,为接下来的调研打下坚实基础。12日,一行人奔赴神垕镇拜访国家级钧瓷大师刘瓷辉,亲手体验制作钧瓷。刘瓷辉为钧瓷大件制造鼻祖,从事钧瓷行业工作已有50余年,世界最大的钧瓷作品便出于刘老之手。刘瓷辉谈到,他的一生依赖于“信心”二字,在改革开放之初,他敢于开拓市场,挑战老的经济体制,创办第一家钧瓷民营企业,在数十年的企业经营历程中,他坚持初心与使命,专注于总结钧瓷制造经验,探索不同颜色窑变釉的配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团队还相继走访了大宋官窑、晋家钧窑和孔家钧窑等地,会见了国家级钧瓷大师孔相卿。他介绍了孔家钧窑的经营核心---创新之道,并实地展示了孔家几十年来对钧窑的创新演变历程,详细介绍了现代钧瓷的生产流程和历史。孔相卿结合调研方向讲道,目前钧瓷的主要商品性质是艺术品和实用品、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市场。日韩等国家作为高端瓷实用品生产基地出口量较大,而在中国的劳动市场上低端实用品瓷器则占较大生产比例,尤其在钧瓷方面国外市场份额极小。希望我们结合所学专业,对钧瓷的国际贸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间,调研团还来到豫西抗日纪念馆,进行团日学习。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钧瓷产业国际贸易发展调研团,是鼓励学生以经济学专业及国际教育学院自身特色,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钧瓷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情况调研的实践活动,以河南钧瓷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情况为主要切入点,进行调研分析,为其提供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增强河南钧瓷产业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长足发展。

(国际教育学院 方颀卓)

走进卫辉环保实践,助当地绿色发展

——环境学院“建美丽中国•助绿色发展”生态环保调研团实践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2018“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环境日主题,79日,环境学院“建美丽中国助绿色发展”环保生态调研团来到卫辉市狮豹头乡,以切实改善当地环境为目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坐拥蓝天白云、呼吸新鲜空气,是每个市民衷心的期盼,对于学习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应当坚定守护的目标。为了更好的从群众视角深度剖析环境问题根源所在,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实践队员们来到这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走访调研。调研问题涉及垃圾的处理、水质、空气、土壤质量以及粮食产量等多方面。接受采访的马大叔说道:“这里环境与以前相比,变化非常大。以前荒草丛生,垃圾到处都是,现在政府采取了措施,每天都有保洁员清理垃圾,草也被清理了,环境变得更好了。”队员们通过一位当地老奶奶了解到,“我们这里用水主要是来自山沟里的泉水,特别干净,种地也不打农药,粮食长得好。”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在实践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实践队员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优势,实践队员们兵分三路,分别对当地的水、大气、土壤进行了取样。 “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尽管每个人在环保上的贡献都很小,也应该尽力去做。实践队员们带着取回的样品,用实验仪器得出精确的检验结果,再结合对当地村民的访问,通过整理资料,形成了一套当地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探讨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得出了治理方案,为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

多次展开的实践活动与调研使队员们对当地的环境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之后的建言献策奠定了基础。不仅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心系国际民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环境学院 刘嘉妍)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弥久留香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中原传统文化调研传承服务团实践纪实

“黎阳收,顾九州,平原尽美在浚州。”712日至13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中原传统文化调研传承服务团就走进了浚县,深入了解民间传统文化,探寻古城人文风采。

巍巍古城墙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城墙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设施,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立的标志。已有643年历史的浚县古城墙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守望着久归的旅人。

实践团队一行来到浚县后首先看到的便是古朴萧索的古城墙,城墙已不复初建时的辉煌。根据县志记载,城墙初落成时,四周排列整齐的雉堞,设“东望澶云”“西瞻行翠”“南控黄河”“北迎紫极”四城门,城墙四边环水、城门四围瓮城……而队员们眼前的古城墙,因缺少必要的保护而有些许破败,城墙顶端长着一丛丛的酸枣,或浓或淡。“面对这样一段古城墙,总会让人想到很多,就像面对一位饱经沧桑老人,你总会好奇地想知道他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一位实践队员如是说。

“城墙允淑门有题字:淑人君子,怀允不忘,是时任知县取公平、善良、美好的意思,城墙几百年来几经朝代,也有各色文绅来往留记,城墙富有的不止建筑文化,还有历史沉淀下来的人文特色,城墙的保护修缮实在是迫在眉睫啊。”当地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队员们感叹道。

泥塑十二肖

浚县是一座被文化滋养出的城市,其中,浚县“中国泥玩具之乡”的美称尤为闻名,其中最俏就是泥咕咕了。为了充分了解泥咕咕的起源,体会泥塑文化的独特风韵,12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浚县“中国泥塑第一村”杨玘屯,前去拜访泥塑创始人宋学海。

据了解,在2006520日,泥咕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被称为“历史活化石”。队员们来到宋学海家中后,他热心地给队员们讲述泥咕咕的分类、特点以及历史传说。经介绍,队员们了解到了泥咕咕品种众多、形色各异。宋学海为队员们展示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十二生肖”系列,造型生动夸张、惟妙逼真,令队员们深深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巧魅力。

宋学海说,“制作泥塑艺术,从和泥、雕刻、烧制再到彩绘,每一步都需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完成。”队员们不禁赞叹道,“宋师傅专注艺术、潜心钻研、以平常心看待名利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而且传统手工艺文化也需要广大青年人去关注、去传承。”

悠悠子馍香

“手艺品最俏泥咕咕,小吃最俏属子馍”,为体会浚县当地特色饮食文化,13日,实践团队来到浚县大伾山脚下对子馍等饮食文化进行考察调研。

子馍又叫石子馍,是浚县的特色小吃,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队员们来到张记子馍老铺,观察学习子馍的制作方法,并与子馍制作继承者张师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从子馍的历史、做法和特点方面为队员们做了详细的讲解,队员们纷纷感慨中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张师傅就子馍的传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很希望能够继续把子馍制作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中原美食,享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历史文化的滋润,灵山秀水的哺育,使浚县既自古人才辈出,又能引得群贤毕至。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浚县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独特而引人神往。浚县之行结束时,队员们纷纷感叹“浚县之灵秀出于景、出于人、出于文化,浚县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必将弥久留香。”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吴雨非)

走近麦秆画艺术大师,探索民艺与传承

——美术学院探索麦秆艺术,弘扬民艺精神调研服务团实践纪实

麦秆画是一项中国民间剪贴画艺术,亦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民间工艺品之一。为探索麦秆画艺术,传承匠人精神,711日,美术学院探索麦秆艺术,弘扬民艺精神调研服务团来到郑州市上街区汴京金麦艺麦秆画艺术基地计划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路坎坷,坚守信仰风雨无阻

陈振强,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手工艺品委员会会长、汴京金麦艺麦秆画艺术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长、民间工艺艺术家,同时被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聘为研究员。陈振强献身麦秆画艺术事业30余年,历经挫折与挑战,在这条传承之路上不惧坎坷、坚守初心、风雨无阻地潜心研究和不断创新,取得了非凡的影响力及艺术成就。

“我对麦秆画最大的奉献就是把这门技艺坚定不移的传承下来。成功并不一定是比别人聪明多少,而是比别人付出更多。做好麦秆画最重要的是足够热爱,其次是肯付出、肯努力、肯坚持。”陈振强对志愿者们说道。他的所做所讲让实践队员们敬佩不已。

全心全意,打造工艺硕果累累

麦秆画制作工序繁琐精细,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专业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陈振强对麦秆画的研究和制作,除了全身心投入到麦秆画的严格处理和精细制作技法中,更把重心放在麦秆画的创新问题上。

陈振强的成名代表作《王者风范》最能展现他的大师水准和匠人精神。画面中威风堂堂、生动逼真的老虎,仿佛下一秒便要跃出画框。风雅高洁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摇盼生姿的荷塘景色图、灵动的花鸟图……陈振强的作品栩栩如生、图案多样、技艺精湛,令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拜访之余,陈振强还热情大方地邀请实践队员前往制作工坊参观了更多精美的麦秆画作品及麦秆画的制作过程。

放眼未来,寄语青年大展鸿图

参观麦秆画艺术制作工坊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参与体验了裁剪麦秸秆的过程。队员们拿着处理好的麦秸秆材料,聚精会神地听陈振强讲解。陈振强手拿剪刀和麦秸秆,动作娴熟而又耐心的为志愿者们进行示范和指导。

陈振强告诉实践队员们,如今麦秆画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虽然都很乐观,但时代一直在前进,在发扬麦秆画艺术的同时他更加渴望为麦秆画艺术事业注入年轻的新的血液。陈振强把希望寄托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上,鼓励大家热情投入到弘扬与传承麦秆画艺术之中,感受其高超技艺和其中蕴含的民艺精神,为弘扬民间美术的匠人精神和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术学院 石 珂 杨淋钦)

“渔业惠农”助力扶贫攻坚,水产学子贡献青春力量

——水产学院渔业惠农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响应国家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号召,711日以来,水产学院渔业惠农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原阳县陡门乡,以桃园村为中心展开调查。

看大家风范,传先驱智慧

“渔业惠农”脱贫攻坚实践队来到原阳县陡门乡靛池葛村原阳县黄河鲤鱼繁育养殖基地” 展开实地采访和调查。

养殖基地负责人葛世光,曾2亩地起家,现有300多亩鱼塘(其中包含6个鱼塘),养殖35年。实践队从交谈中了解到,葛老先生的池塘引水大部分来自黄河支流,特殊状况下会引用井水,水循环多处于活水状态,水质透明度极好。养殖鱼种多数为黄河鲤、一品红鲤,其鱼病多为常见疾病,比如细菌性烂鳃、出血症、肠炎病、绦虫病等,但由于水质预防到位,近年来很少发生。对于实践队员刘琳燕对其养殖方式的提问,葛老先生回应道,“养鱼就好比养孩子,你要精心照顾它们,而不是说把鱼撒到池塘就完事了。我每天早上6点就来了,晚上也有4名员工分时间段值班,以免出现停电、大降雨等问题引起鱼体翻塘。育苗从专门机构购买,价格合算,鱼饲料是用中药和购买的饲料调配制成,混合着喂养,过冬时就停止喂食。”实践队员在后续工作中也将他的经验分享给了其他渔户。

凝聚知识力量,决胜预防体系

为更好惠及当地渔业发展,“渔业惠农”实践队特举办了以“鱼病防治,预防为主”为主题的知识宣讲活动。

活动中,全体“渔业惠农”实践队员为在场村民一一发放宣传页,并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讲授方式。期间,赵张庄鲤鱼专业养殖户张先生说:“鱼病发现难、诊断难、治疗难,天气变化莫测,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但是‘烂鳃、出血、肠炎’等疾病着实让人头疼。实践队来这里普及鱼病防治知识,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对我们养殖户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宣讲,实践队员张先洋总结道,“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细致的为养殖户讲解渔业防护知识,我们采取了面对面讲授、发放宣传页等方式,为渔业养殖提供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谓不枉此行。”

共谋经济发展,造致富“直通车”

“全国各地销售养殖产品的地区很多,要想有好的销路必需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原阳县作为省级贫困县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年均549.4毫米的降水量,重点发展渔业,打造以‘渔业养殖’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的经济体系。”队长刘莎感慨道。

从“渔业惠农”脱贫攻坚实践团队近几日的调查中得知,在陡门乡19个村庄35户近57个池塘中,大部分养殖户会进行调水、预防工作,水质优良,除爆发性疾病外鱼体生长正常。陡门乡池塘养殖户多为个体养殖,销售渠道也都各自联系,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滞销现象,“渔业惠农”脱贫攻坚实践队员刘莎向当地驻村第一书记崔宇良建议成立合并体系,拓宽销路,提高经济效益。

“渔业惠农”脱贫攻坚实践队此次“三下乡”实践,有益于实践队员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宽知识面;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其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技术人员及养殖工人的接触,逐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水产学院 王玉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