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要在社区配置应对怒火的“灭火器”“防火墙”

发布时间:2019-03-21浏览次数:10876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要在社区配置应对怒火的“灭火器”“防火墙”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记者 孙彦川)  

抢夺方向盘、刀砍小学生、放火烧自家房子……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事件,一次次冲击人们的心理安全堤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冲动控制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受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的关注,他认为,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才能避免出现更多恶性事件。

普通人也需要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居民对精神疾病存在误解、偏见,以之为耻,既缺乏防治意识和心理健康维护技巧,也缺乏主动就医意识。‘重庆公交坠江’等悲剧,就是由于病患缺乏情绪调节技巧酿成的。好在河南省新乡市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来京之前,市政法委书记刚找我商谈过合作。”对此,赵国祥提出,要关口前移、下移,在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普遍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

赵国祥说,《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要达到80%以上。但截至2017年底,全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才3000家左右,多集中于华北、华东、华南的一线城市,精神科执业医师3.34万人,心理治疗师仅有6000余人,远达不到平均5000人拥有1名心理咨询师的标准,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缺口较大。而且,现有心理健康服务以精神障碍和心理危机预防为主要内容,忽视心理健康促进;以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危机当事人和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缺乏对普通民众和其他特殊群体的关注。

社区防火墙要加紧建起来

目前,社区层面的心理危机预防做得很不够。“预防可不是走过场。河南师大每年出资为七八千名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往往能筛查出三四百名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其中近百名程度比较严重。辅导员们掌握这个名单,会不动声色地对这些学生给予特别关注。每年建议休学的大约有10人左右。如果不建立心理档案,这10个人可能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他们经过治疗返校后,还是能顺利毕业,成为可用之才。”赵国祥说,教育部门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后,最近提出要扩大心理咨询中心面积,增加人员和经费。

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经发挥了作用,社区也要重视起来、行动起来。谈到如何落实,赵国祥建议,要制定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省----村(社区)五级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将社区心理服务站作为基本立足点。明确社区心理服务站面向全体居民,以心理健康促进为主要内容。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明确用房面积等建设标准、组织工作机制、工作权责、人员配备、设施配置、考核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服务站持续健康发展。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项资金,支持服务站各项工作开展。

本土+订单制造新型灭火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国心理学会也成立了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各地党委政府必须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并尽快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将建设成效纳入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等绩效考评体系。当务之急是在城乡社区建立居民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精神障碍的早期预警和登记报告等工作。针对社区居民生活工作、职业发展、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拓展等工作。制定心理危机事件预案,以确保能做好即时应对和事后的心理疏导工作。”赵国祥强调。

所以,要明确乡镇街道的党政一把手作为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制订专项计划,高标准谋划推进,并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要通过社区自建、购买社会服务、社区与驻区企业共建共享等方式推进服务站发展,并建立服务站与精神专科医院的联动双向转介机制。筛选本土资源丰富的社区,打造一批优秀的社区心理服务站,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人才队伍方面,要明确服务站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薪酬待遇、发展通道等,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多种形式加入服务站工作,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整合心理健康资源丰富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力量,加强对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督导和继续教育。完善奖励机制,吸引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到服务站参加志愿服务工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依托高校培养一批符合社区心理服务站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学者热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迎难而上 开拓进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王春燕 潘玥斐)

3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亮点纷呈 鼓舞人心

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报告指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充分说明报告亮点纷呈。其中的宏观政策方面的很多措施都是大家所期待的甚至是超出期待的。比如,按照报告,今年财政赤字拟比去年增加3800亿,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2.6%上升到2.8%。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去年增加8000亿,用于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减税降费方面,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为今后的奋斗目标感到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认为,报告内容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举措务实高效、精准有力。可以说,报告既是2019年改革发展的总动员令,又是引领各项工作的总规划图,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看来,报告在对今年工作作出部署时,客观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应对策略,并就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就业推出很多有力有效的措施,让我们对今年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报告站位高,论述全面,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比如针对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等都提出了具体措施,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

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

报告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培勇指出,“新时代”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与宏观政策相关联的角度来说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经济运行层面来看,主要矛盾是结构问题、供给侧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需求侧问题。第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其基本标志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关注质量和效益。第三,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是围绕GDP打转,实行的是需求管理政策。而当前,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心在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主攻方向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要推进的手段是改革。

“如果用‘新时代’所具有的这三重基本含义,来看今年宏观政策的亮点,就能得出不一样的解释。”高培勇表示,以财政赤字来说,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保持在3%以内,而不是不少人主张的3%以上,这起到了兼顾稳预期与稳增长、防风险的作用。

高培勇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与时代同步伐。要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同于以往;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所聚焦的矛盾与问题不同于以往阶段;认识到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当前实行的逆周期调节主要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落实、把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宏观政策各方面的安排。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看来,报告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今年工作的战略定位,那就是“三个要”。第一个是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关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重点在于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报告提出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这就是说,首先我们还是要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且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是高质量和科学的发展。第二个是要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的关系。“稳”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很多次。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还要兼顾长远发展。第三个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让市场主体有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政府与市场一定要配合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认为,报告聚焦经济、民生,掷地有声,充分说明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信心、有底气。正如报告所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表示,过去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此情形下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对于坚定“四个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克服和战胜暂时困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增强了信心。

以人民为中心

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周弘以此为例对当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她认为,研究人员应该将工作做实,不能一味去强调我们要重视什么,而是要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细致入微地研究社会发展真正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政府工作报告这种求真务实的文风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个方向、一种参照,我们不能为做文章而做文章,而是要为解决问题去做研究。

让赵国祥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报告所体现出来的“人民性”。整个报告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2019年政府的十项重点工作任务说到底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魏后凯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了很多“三农”方面的问题,如在农业农村方面,主要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四个方面展开。这实际上是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总体安排部署。他建议广大“三农”研究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关注需要研究的理论与政策问题,重点做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赵国祥、戴立益十分关注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他们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又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何天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老百姓送上了很多“大礼包”。幼托事业、教育公平公正、稳定就业、养老事业发展以及吃住行等,都给予了关注。可以说,对人的一生的所有过程都有关怀、关爱,下一步最紧要的就是抓好这些政策的落实落地,助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如何养好师范教育这台“母机”

——人大代表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建言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 禹跃昆 柯进

师范教育是教育中的教育,新时代如何养好这台教育“母机”,如何构建新时代的师范教育?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师范大学校长代表以及中小学校长代表,热议新时代师范教育。

招生——

灵活多元,增加一流师范高校

生源可以说是师范教育的源头和关键。现有的师范生招生政策有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更顺畅报考师范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直击目前师范生招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范院校在师范生招生与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在下降,调查显示,就师范院校内部而言,大多数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招生数在招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为20%40%,师范专业占比则更低。二是师范生的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师范生招生中男女比例失调现象较为明显。据调查,师范院校中男生比例仅占30%左右。

具体到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指出,当前,大学与地方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缺乏有效沟通。各省区市中小学校与免费师范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的相关要求也没有明确细化,这就容易导致招生与就业机制不健全、不具体,招生计划数与各省区市教师需求数不匹配等情况时有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则认为,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支持力度不够,知名的师范类高校数量不多。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还不高,特别是经济地位。因此,主观上优秀高中生源不愿意读师范专业,报考积极性不高。

为此,张国新建议,加大对师范类高校的投入,提高“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师范类的占比;对师范类招生给予一定的自主政策,促进师范专业招生方式多元化,对于富有爱心、热心教职的高中生通过提前测试可以在高考中降分优先录取;在师范院校内部,师范专业面向大一、大二学生,选拔乐教爱教的相关专业学生转读师范专业,鼓励非师范专业人员报考教师资格。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许小红则建议,需要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实施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重视面试环节,建立灵活的进退机制;有效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建立专门的师范教育专业奖、助学金制度;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范教育基地,增加师范教育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

培养——

专兼并蓄,全面提升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完小校长王怀军提出了中师对现在教师培养的意义,“中师之所以让人怀念,是因为中师生的全能,即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拿得起。特别是在山区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身兼数职、兼教多个学科,并且能保证一定质量。”

“现在小学全科教师的探索,正好应该吸收中师教育的特点。”赵国祥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推进制度创新,试点探索初中起点专科和本科培养模式。二是增加面试环节,挑选乐教适教的优秀青年进入候选教师行列。三是优化综合课程体系,培养胜任小学全科教育的“四有”好老师。

许小红则认为,结合办学实际,应持续推进全科培养。一是完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例,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对比例过高、内容庞杂、门类多、内在逻辑联系不足、主干课程不突出的学科性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强化、突出常识性知识。二是健全师范教育相关制度。从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综合考量,制定全科教师培养标准。同时,制定全科教师岗位和职称倾斜政策,尤其对于坚持在乡村小学工作的全科教师予以一定的保障性、帮扶性倾斜。

“此外,综合大学开办师范教育,是师范教育的一种有力补充,但并不能取代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推动师范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还要依靠师范院校。”赵国祥认为,在教师培养体系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互补的师范教育体系,有利于通过适度竞争,充分激发活力,形成良性互动,在确保充足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供给同时,全面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涌现出更多一流的大国良师。

实训——

协同合作,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有效衔接

“部分师范生实习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本科实习生教学能力弱、学生家长不接受,学校也不放心。”张国新提出了师范生实习实训的紧迫性,要在教师教育的内容上做整体规划,做到先分工、后衔接,有协同、有合作。“目前是职前培养阶段企图完成职后阶段的任务,结果事倍功半;职后培训,却仍旧在做最基础的教师素质、教师基本功等本该职前养成的教师教育工作。”

针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效衔接的问题,赵国祥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教育队伍的建议,增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小学实践能力;实行“双导师制”,用一线卓越教师造就未来卓越全科教师。

邵志豪说,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学校以“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实践载体,提出并践行了高等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U-G-S”模式),有效破解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难题,为培养造就卓越教师提供了平台保障。“这一模式已经写入了教育部和中央的文件之中,在全国推广。”

针对三方协同合作,许小红建议要探索、创新合作方式,如设立工作坊、项目挂职、学术休假等,保证三方“权责分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有效衔接。

赵国祥建议尽快打造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并通过强化示范性师范大学的典范引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努力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就业——

强化服务,提升师范生职业自信

2018年国家调整师范生政策,把免费师范生改成了公费师范生。”赵国祥介绍,最大的变化就是履约任教年限从10年调整为6年。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2007年实施以来,截至2017年,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免费师范生‘违约’不在少数。”赵国祥说,国家及时调整政策,是为了更加符合任教6年刚好能完成小学6年、初中或高中3年的完整教学周期的实际情况,更加尊重师范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从‘免费’到‘公费’,有助于强化师范生培养中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

赵国祥说,构建公费师范生特别是乡村教师发展体系,要鼓励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对在乡村尤其是教学点任教的公费师范生的职称评审实施支持性政策,面向服务期达到特定年限、任教效果优良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建立专门的高级职称制度。

许小红认为,除了缩短年限,为了让更多优秀年轻教师留在教师岗位、扎根基层,还应打出政策“组合拳”:“比如在招生计划编制方面,加大本土化招生力度,将师范生定向到校或县级以下特定区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最需要人才的农村中小学;在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编制管理、职称评定等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序流动。”



向祖国表白⑩赵国祥:家国紧密相连,没有国的变化就没有家的变化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文 沈翔/图 视频)



上大学选了教育专业,工作选了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从事的是教育研究,后来成为大学的管理者……他的大半辈子,和“教育”两个字,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国家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就像大树与细枝的关系。”“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的变化,就没有家的变化。”……说起自身经历,谈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在赵国祥看来,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无法分割。

三年困难时期出生在农村,“我们先天不足”

194910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有计划、分步骤的院系调整;从1961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调整、提高和继续探索阶段;到1965年,全国有高等学校434所,在校学生数67.4万人。这1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初步构建起了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的1958年,赵国祥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从县城回到了农村。1961年,赵国祥出生在河南上蔡县的农村。“这几年正好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我总是说,我们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长这么高都不容易了。”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赵国祥说,“一年当中,感觉365天有360天都是吃红薯杂粮,过年也没纯白馍,只有花卷馍馍。也是过年才可能有新衣服穿。那时候,对过年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这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考上大学、父亲平反,“我们家双喜临门”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不但没有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反而大大倒退了。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此时的赵国祥,被推荐进入了高中读书。“那时候,从初中要上高中,还是靠推荐的,我一直当班长,学习好,由第一名被推荐到上高中。我至今记得,我的班主任说我:国祥啊,你能被推荐上高中,真是靠运气。”赵国祥说,那时候能被推荐上高中的一般都是大队干部的子女,而他父亲是右派,几乎是不可能被推荐的。“但是在同学们推荐投票时我的得投票是第一,被推荐上了高中。”

刚开始,对于刚入校的他们来说,高考的概念还不是很强烈。“慢慢地,老师不断地向他们传递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吃上商品粮的意识。这也成了我努力考入大学的一个目标。”在家里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勉强读完高中,参加高考。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1979年,赵国祥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专业。“这一年,我父亲也获得平反,我们家‘双喜临门’。”他说,“家的命运和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的变化,就不会有家的变化”。

从农村到城市,刚开始,赵国祥很腼腆,甚至不敢和女生说话。“直到大学三年级开始实习,由于我喜欢看书,在备课时候就加入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实习学校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慢慢就放开了,变得洒脱了。”他说,到了四年级,平时学习的积淀,在实习中就展示出来了。他在实习的学校讲课,学校的领导还问他们老师“这个赵国祥以前是不是当过老师啊,课讲的这么好”,在做调查报告时,他到学校调查,本来半天的调查时间,校长拉着不让他走,让他在学校听了一天课,和老师们交流经验。“我的教育实习成绩和调查报告成绩都很优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我适合当老师,我要去学校当老师。”

当了大学老师,“我的老师又成了我的学生”

“十年浩劫后,国家急需人才,大学生非常稀缺,各行各业都亟需补充人才。”1983年,毕业分配时,面对到高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工作的选择,赵国祥选择了到当时的河南师范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刚刚成立的教育系当老师。“当时的一个选择,决定了后面的路。教师就真的成了我一辈子追求的事业。”

他上小学和初中时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人数多达491万。197910月开始,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民办教师要转成公办教师,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学历。赵国祥成了大学老师,此时,他的老师到河南大学参加成人高考或者自考,“我不仅给他们提供资料,他们有些课还是我上的。我的老师又成了我的学生”。

当了教育管理者,“都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学校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1977年恢复高考,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从1999年开始,大学开始扩招,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当了大学老师的赵国祥,读了硕士、博士,一直读到了博士后;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他,从讲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又破格当了教授;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到副院长、院长、副校长,他成为了教育管理者。

20024月,他开始担任教育科学学院的院长。到2006年他辞去院长的四年时间,河大教育学专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从只有两个二级硕士点,到拿到了博士学位点,组成了26个博士的学术团队,教育科学院走上了良性循环。

2003年,我国开始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2004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辞去院长后,作为教学副校长,又赶上了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书记校长让我当总指挥,我说我是‘前台总指挥’。”他说,当时学校设定的目标是拿到优秀。最终,教学评估获得了优秀,评估组组长对河南大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在评估专家进校评估的阶段,连续一周每天睡眠不到三小时的赵国祥,“这段经历是对我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考验,我经受住了考验。这一段对我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在这之后,我常常告诉老师和学生们,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候,一定不要退缩,这是对自己潜力挖掘的机会。”

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行列、开辟郑州新校区、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赵国祥对每段经历如数家珍。20179月,赵国祥到河南师范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他和班子一道,抓住国家在政策上提供的机会,彰显师范大学的优势,为河南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学校的发展,都和国家的发展分不开。每一次机会,都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学校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他说,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给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机会,这对河南意义重大。

“我对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国家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相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我们只有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身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价值。”赵国祥说,随着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迈上了快车道。“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要跨入到普及化的阶段。高等教育为我们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我对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国家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相一致。”赵国祥说,我国前不久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我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他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该重点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使其起到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我国整体高校的水平。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国家财政还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向中西部地方高校给予更大的支持。”

“师范学校作为教师培养基地,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源泉。我研究了大半辈子教育,现在又在地方师范大学当管理者,就更加关注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希望能重点建立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我们一定努力为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赵国祥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用制度遏制学术不端

(来源:中国文明网 记者 胡杨 邓植尹)

近日,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推开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

记者:赵书记您好!今年两会您重点关注了哪些领域?

赵国祥:我今年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关于社会心理服务的问题。人们的工作节奏、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且在一些事件中也折射出心理问题对于事件所起的推动作用。

全社会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应该是非常急迫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有一些发达地区的社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做试点,就在社区里面设心理服务站。调研中,到浙江杭州的一些社区也去看过,还是很有效果的,也很受群众欢迎。

抑郁症和焦虑症现在在我们国家是范围很大、影响群体比较多的疾病。这跟平时我们在心理服务工作上没有跟进,或者没有力量、没有条件跟进而出现这些问题有关。有些情况提前介入,像抑郁症的初级阶段,是可以康复的。

因此我想要是在全社会社区推开心理服务站的建设的话,使社区的居民能够在心理服务上得到保证,这对社区的和谐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

大学的使命在于育新人

记者: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咱们学校也是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块。您能跟我们简单说一下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吗?

赵国祥: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外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在思想上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在行为上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

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叫“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厚德,与我们现在的立德树人是紧密相连的;博学,你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你要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基础上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有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是博学的方面。“厚德博学”把我们的德育和知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停止的时候,你只有达到尽善尽美了,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没有停止的时候。就是鼓励学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养,不断地在实践中验证、提升,这是我们的校训,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相呼应、相承续的。在这个思想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搞了很多学校文化建设品牌活动,比如我们建立未来学院,就是要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还有一个志愿者培训学院,就是对青年大学生搞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行为,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文明程度不一样,这个效果也是很好的。还有一些其他品牌,比如书香师大。我们提倡一院一品牌来建设,各个学院根据他的学科专业特长来建设,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它是积极的、向上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影响作用。

从事高等教育的几十年,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大学校园文化底蕴要比较厚实,文化行为提倡要走在前面。一批批的大学生进来以后,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四年前进来一个懵懂的少年,到出门的时候成为一个受到良好教养熏陶,到社会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发展潜力的青年,这就是我们大学的使命。

用制度遏制学术上的不道德和不诚信

记者:还想问一个关于社会热点的问题,现在很多媒体报道了关于学术诚信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国祥:学术上不诚信的问题不光是我们国家有,也是全球的一个通病。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国家学术研究环境的净化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因为科学研究是很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一个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是有些人没做,他把成果剽窃了,抄袭了,这实际上是对原作者一个极大的不尊重,也是你这个人在学术上的不道德。学术不诚信问题在学术界应该坚决杜绝。

国家现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学术不诚信的问题要给予很重的处罚。应该在这方面国家制定更为严格的系统、科学的规范,把它制度化、规范化,遏制学术上的不道德和学术不诚信问题。

  


赵国祥代表: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记者 梁新慧 张静/文 沈翔 李新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今后农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机制,让各种发展要素在农村流动,而要素的流动就是人才,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人才作支撑,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河南代表团的代表发言诙谐幽默,很平实,很真实,他就想听这些内容,而从大家的发言中,听到了这些内容。

赵国祥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一定大有作为。“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真抓实干,做好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赵国祥说。



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乡村振兴

(来源:猛犸新闻)





为青年一代铸魂立心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邓晖 晋浩天)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是学材料专业出身的,可近几年,他专注讲授的课程却是思政课。从《在天大读懂中国》到《回顾伟大历程,肩负时代使命》……几年来,每年天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授课教师都是他。

“抓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每年全国两会结束,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师生们宣讲两会精神。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今年全国两会,如何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筑牢课堂育人主阵地

77岁的吴金印是河南省新乡市唐庄镇党委书记,也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镇上有人叫他“老吴”,有人称他“吴叔”,有人尊称他“吴爷爷”。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称呼——“吴老师”。

去年年底,吴金印和刘志华、张荣锁等一批河南省基层干部代表一起受聘为河南师范大学首批思政课特聘教师。他说:“我们会结合工作实际,讲述好改革创新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把自己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0多年来搞改革、促发展的故事和心得讲给青年一代。

筑牢课程教学主阵地,才能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不少代表委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板着脸说话,而是活了起来、扎下根来、长出花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课程内容很重要,要将党史国史、特色文化、身边榜样生动融入课堂,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金课’。”赵国祥代表介绍,河南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河南省红色资源数量大、精品多、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初步探索形成了课堂叙事性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四位一体、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李家俊代表认为,要讲好思政课,不仅要系统讲清楚理论问题,还要有针对性讲清楚学生关注关切的现实问题。他告诉记者,天津大学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组成授课小组,课前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课上理论讲授过程中注重问题导向,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课下结合学生专业实际进行专题讨论,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政课程立体生动起来,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课程思政’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发挥得不够,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马珺委员建议,下一步,应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拓展文化育人新载体

岁末年初,一场青春快闪活动在天津大学上演——伴随着无人机造型的变换,天津大学的师生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以这种方式向祖国表白。

不只是天津大学,清华、武大、哈工大……一场场青春快闪在多所高校轮番上演,“5分钟快闪”刷屏的背后,是青年一代对祖国的浓浓爱意,也呈现出思政教育新载体不断拓展的新气象。

“这样形式新颖、生动的思想教育方式很受师生欢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极大激发了老师们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李家俊代表告诉记者,快闪MV推出后,天大通过校内媒体平台多渠道推广,“感动”“加油”“为祖国自豪”“祝福祖国”等成了学生评论和转发的关键词,一时间《我和我的祖国》也成为天津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在去食堂的路上都能听到同学们在哼唱。

拓展思政教育新载体,才能凝聚文化育人正能量。代表委员们认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方式方法上要主动适应青年特点和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有人把现在的大学生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更喜欢在网上获取信息、表达想法、开展交流,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但也给错误观点和思潮提供了传播空间,我们既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旗帜鲜明批判谬误,又要深入研究如何在网上与青年对话,加强思想和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鉴别力,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李家俊代表说。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赵国祥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努力制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盐”,立足不同年级学生实际,结合不同学院专业类别,激励各学院打造学生工作精品,形成了“一院一品、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未来学院”“人文讲坛”“阅享经典、书香师大”等活动品牌深受青年学子喜爱。

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

志愿服务队伍42支,在“志愿中国”系统内注册志愿者28211人,注册率高达98%……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代表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这张实践育人的亮丽名片:“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拓展社会参与,让大学生们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

把思政课堂搬到革命遗址、田间地头、闹市街区,让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代表委员们说,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砥砺意志品质。

“我们通过育人资源整合优化,构建起全方位协同育人平台。”黄庆学代表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的做法,“一是开放实验室、研究基地等,推动创新实践广泛开展,使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协同育人,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家国情怀,平均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集中队伍270支左右。”

实践育人的工作在推进,效果也在不断显现。

李家俊代表告诉记者,每年天大都有很多同学利用假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支教等志愿服务,他们在当地建立了支教服务基地,一届一届学生接力,被当地誉为“不走的支教”,“学生们的担当精神也被锤炼出来。目前,天津大学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主动到西部、到基层、到重点单位工作”。

“让学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感受到党的伟大与党的事业的伟大。”赵国祥代表的两会专用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这位思政课教师已经开始为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宣讲“备课”了,“为青年一代铸魂立心,我们责无旁贷”。

  


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河南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马跃峰 朱佩娴)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3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河南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坚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新全信心倍增。去年,他种了2500亩优质小麦,每亩收益比种普通小麦多了120元。尝到甜头后,他把流转的3268亩地全都种上了优质小麦,并和一家食品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每斤卖价比市场价高0.24元。“今年风调雨顺,麦子还会大丰收!”

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代表说:“驻马店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中,承担了39亿斤任务。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藏粮于技’的要求,我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代表,曾带领团队研发出多个小麦品种。“目前,我们新选育的抗多种病害的小麦品种,可减少农药使用和面源污染,已通过国家审定。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大科研攻关,推动藏粮于技。”

“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代表感触深刻。他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大粮仓,助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这让平顶山市市长张雷明代表感到方向更明、责任更重。近年来,平顶山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张雷明说,平顶山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单元农牧综合效益是纯种植的10倍左右。这种模式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循环农业。”

“绿色发展是食品企业的命脉。我们一定不忘总书记嘱托,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农产品。”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代表说。牧原公司通过种养循环,走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认为,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必须提升现代科技手段能力,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环境更优。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总书记指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这说到我们心坎里了。”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说,“我们村就是这样实践、发展起来的!”

几年前,代庄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通过配强村支书、吸纳年轻党员干部,代庄村仅用一年时间就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几年来,代庄村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法宝就是‘四议两公开’制度。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涉及老百姓的事,我们都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决策。”代玉建说。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火车头就是农村党组织,必须配齐配强。”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的新闻后,外出打工的太康县逊母口镇花陈村农民王卫生,在“振兴家乡”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现在就想立马回家!去年回家过年,差点找不到路。路变得又宽又平,还亮起了路灯,那感觉跟在城里一样!”

“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抓好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三门峡市市长安伟代表说。

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我们和老区人民一起在做山茶油事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代表长期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新县。他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二次创业的决心,更加明确了发展目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家乡的山茶油推广到全世界”。

得益于农村土地改革,返乡创业的韩永辉在长垣县樊相镇租赁了60亩土地,办起卫生材料厂。按照过去的政策,他必须一次性购买土地,需要七八百万元。现在通过租赁形式,一年只需支付10多万元。与此同时,樊相镇连铺村农民翟存海也乐意把两亩多地租给韩永辉:“过去流转土地种花木,每亩每年租金1000元,现在每亩租金多了700元。”

作为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县,长垣县以农村“三块地”改革引领农村综合改革,激活了土地市场价值。尝到改革甜头的韩永辉,对未来更添信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定再接再厉,把回乡创业的路走稳走实!”

  

  

上课只念PPT?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教师入职前先经过一年教育系统训练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许俊文)

  

上课照着PPT从头念到尾,不知道板书怎么写,坐着讲完一堂课……你在大学里遇到过这样的老师?今年全国两会上,谈到上述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表示,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师资队伍不断扩充,虽然所选拔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人员,多是获取博士学位的,但他们中很少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训练。

严格来说,这些博士进入高校是不合适的,因为按照规定必须拿到教师资格证,但是由于高校在发展中师资缺乏,便萝卜快了不洗泥,这边刚面试过决定录用,那边就开学安排上课,有些还是两门,进校一年之后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才临时看一些参考书补上。这是不规范的现象。赵国祥说,做教师在国外都很严格,不管取得任何学位,要想当教师,要至少经过一年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的训练。

为此,他建议,从源头上对师资队伍的水平、条件和准入资格进行规范,当教师之前,要至少经过一年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的系统训练,然后取得资格才能进入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系。建议国家对我们大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保障,不管是哪个学位程度毕业了,都要经过专业的师资培训,合格才能进入到教师队伍中去。

同时,赵国祥还表示,现在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多依赖社会第三方培训,一些机构并不专业,更多是应试层面,希望更大地发挥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师范院校的作用。

  

请总书记放心丨赵国祥代表:总书记说,他听到了想听的内容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梁新慧 张静/文 沈翔 李新华/图

  

3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的重要讲话,在河南代表团引起强烈反响。

在今天上午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对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他说,今后农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机制,让各种发展要素在农村流动,而要素的流动就是人才,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人才作支撑,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河南代表团的代表发言诙谐幽默,很平实,很真实,他就想听这些内容,而从大家的发言中,听到了这些内容。

赵国祥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作为大学来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一定大有作为。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真抓实干,做好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赵国祥说。

  

赵国祥代表: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 柯进 禹跃昆)

本报讯(记者 柯进 禹跃昆)“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国家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国家可以通过优化体系,遴选和重点建设一批地方师范大学,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倾斜。”赵国祥建议,今后可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并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让河南更加出彩!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应大幅提升师范生生均拨款系数 力争达到部属师范生水平

(来源:大河网 记者 宋向乐

37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带来的建议和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有关。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赵国祥说,在教育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该如何建?赵国祥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优化体系方面,应遴选和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其在师范院校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师范教育升级版;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师范专业,为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树立标杆。通过强化示范性师范大学和师范专业的典范引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努力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重点安排,加大相关政策倾斜力度

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重点倾斜,切实增强其办学活力。

试点先行,大幅提升生均拨款水平

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有效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系数,力争使其达到或接近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充分保障其办学经费需求。

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把立德树人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好培养关;加强对师范毕业生理想信念与教育情怀、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科知识与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等的考核与检测,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确定师范生的毕业要求,把好出口关。

赵国祥代表: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柯进 禹跃昆)

“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国家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赵国祥认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我国师范教育形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课程体系、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充足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造就了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但也存在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办学经费紧张、“去师范化”现象、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赵国祥分析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有100多所,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但因政策倾斜不够,导致办学经费普遍紧张。为了获得更多办学经费、更高的社会评价和更优生源,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也借合并、升格和转型之机,变身为综合性高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部分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其招生数量甚至超过了师范专业。

“此外,师范生单一学科培养、分科教育模式固化等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学生适应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赵国祥忧虑地说,现在,很多高水平中学更愿意招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

“因此,我建议,国家可以通过优化体系,遴选和重点建设一批地方师范大学,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重点倾斜。”赵国祥建议,今后,可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有效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并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代表赵国祥:建议建设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文 李新华 沈翔/图)

  

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环节,师范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长期从事教育研究。他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赵国祥介绍,我国师范教育形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课程体系、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充足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譬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1/5,但在39985高校和42所一流大学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入选,112211大学中也只有8所师范大学入选;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转型之机变成综合性高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众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其招生数量远远超过师范专业。

“在全国教育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赵国祥建议,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师范教育升级版;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师范专业,为教育院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树立标杆。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重点倾斜,增强其办学活力。在财政支持上,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保障其办学经费需求。

“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把好‘入口关’,更要把好‘出口关’。”赵国祥建议,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把立德树人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好培养关;加强对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科知识与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等的考核与检测,把好出口关。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人们“坏情绪”无法得到化解,建议家门口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邵可强 摄影 许俊文)

  

去年,“洛阳学生20年后掌掴老师” 一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和热议。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看来,如果师生矛盾发生时,有专业心理人士介入化解,这件“20年后师生冲突”本可以不发生。

33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赵国祥,带来关于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的建议。他认为,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建设社区心理服务站是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

【依据】5种因素造就人们的坏情绪

赵国祥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他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民众心理行为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六大类精神障碍加权12月患病率为9.3%,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

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有5大因素导致人们“坏情绪”无法得到化解。

首先普通民众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知识缺乏。大众心理健康观念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病耻感较强,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偏见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主动就医意识。公众普遍缺乏精神障碍防治知识,心理健康维护技巧不高。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庆公交坠江”等事件中,相关人员情绪调节技巧明显缺乏

其次是心理卫生资源整体短缺、分布不均。全国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不到三千家,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到3万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与民众需求相比,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缺口较大。现有资源集中于华北华东一线城市,其他地区多数社区缺乏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现有机构设施落后,条件较差。

第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参差。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任职资格不明确,配备数量有限,基层单位尤其缺乏专业化人才。现有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知识背景单一,高水平和有专业胜任力的人才数量较少乃至空缺,继续教育机会不多,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从未接受过业务培训和督导。

第四是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狭窄。现有服务以知识宣传为主要形式,缺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精神障碍和心理危机预防为主要内容,忽视心理健康促进,以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危机当事人和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缺乏对普通民众和其他特殊群体的关注。不能满足居民个性化需要。

最后,心理健康服务监管滞后、保障乏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完善,标准不明确。《精神卫生法》中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权限划分不明确,影响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疾病负担重,但多数地区尚未纳入医保。政府、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服务机构力量整合度不高,协调机制不顺畅。

【建议】家门口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站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赵国祥从5个方面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心理服务站体系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转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社区服务站建设责任人,制定专项计划,将社区心理服务站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来谋划推进,将其建设成效纳入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等绩效考评体系。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社区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实施服务站的建设。成立专家委员会,为服务站建设出谋划策。

其次完善保障机制。修订制定社区心理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区心理服务组织机制、内容途径等,厘清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界限权责。研究制定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标准,明确工作权责、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设施配置、考评管理等重点问题,推动服务站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价格政策,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费用纳入医保。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项,开拓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筹资渠道,支持服务站各项工作开展。

第三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省-----社区的工作体系,将社区心理服务站作为基本立足点。拓展建设途径,通过社区自建、服务购买、共建共享等方式推进服务站发展。完善精神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的指导督导机制,整合心理健康资源较为丰富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力量参与服务站工作。建立服务站与精神专科医院的联动双向转介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打造社区心理服务站先进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倾斜力度,明确工作人员任职资格、薪酬待遇、晋升发展等问题,吸引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加入服务站工作,建设一直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队伍。加强对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督导和继续教育。探索制定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完善奖励机制,引导优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参加服务站工作。加强和高校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等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符合社区心理服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充实工作内容。建立宣传、评估、教育、预防、咨询和干预一站式社区心理服务站。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作为工作发展起点,构建网络、自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全方位宣传平台,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建立居民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心理调查和测试,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精神障碍的早期预警、登记报告、救助救治。大力开展各类生活工作、职业发展、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的个性化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制定心理危机事件预案,做好社会事件发生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建设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

(来源: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关注的是师范教育的发展。他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赵国祥介绍,我国师范教育形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课程体系、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充足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但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譬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1/5,但在39985高校和42所一流大学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入选,112211大学中也只有8所师范大学入选;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转型之机变成综合性高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众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其招生数量远远超过师范专业。

赵国祥建议,在全国教育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从四个方面加强师范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师范教育水平。

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师范教育升级版;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师范专业,为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树立标杆。

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重点倾斜,增强其办学活力。

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保障其办学经费需求。

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把立德树人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好培养关;加强对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科知识与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等的考核与检测,把好出口关。

  

  

全国人大代表赵国祥:让高素质教师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邓晖)

  

【新春走基层·代表委员履职记】

20188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一次调研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心里很不好受”。那是在县城近郊的一所村小,音体美课开不齐,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为学校兴建音美教室、建立河南师大师范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一系列对口帮扶举措迅速实施。7个月后,全国两会启幕在即,这又成为赵国祥准备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建议——大力加强教师教育,让高素质教师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

一年来,从郑州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到新乡、鹤壁、开封地区的中小学,赵国祥几乎走遍了河南大地。问题也在扎实的调研中日渐清晰:当前教师教育的堵点存在于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在岗教师培训、对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支持力度不到位等4个方面——

“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共有公立本科师范院校257所,到2018年,我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已锐减至124所。而且即使在绝大多数师范大学,师范类的学生招生数也只占到20%30%。‘去师范化’导致教师供应数量不足。”

“不少大学师范专业收分比其他专业低不少,这导致了最优秀的学生没有进入‘教师预备队’。”

…………

调研笔记攒了厚厚一叠。一年中,只要有机会,赵国祥就在各种场合呼吁“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他建议,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主体作用,遏制“去师范化”的加剧;他倡议,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要实现从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转向。

代表调研反映群众呼声,群众呼声透露改革信号。

2018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启动,针对当前师范教育生源质量、规格层次、课程教学等薄弱环节,明确了今后5年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五项任务和十项行动;9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实施……

一系列实质性举措,让赵国祥倍感振奋。如今,他更期待的,是通过自己更多的奔走和实践,推动文件从“纸面”走向“地面”:“培养高素质教师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在两会上建言献策外,我还想在学校积极推动师范专业招生改革,增加面试环节,让真正对教育有情怀、具备教师素质的青年学子进入教师队伍中。”

【采访手记】

聚得甘露育桃李

毕业于师范大学、当了一辈子教师、现在又在师范大学工作,赵国祥有着浓重的教师情结。和他交谈,三句话不离“教师”“教师教育”。

他瞄准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新时代,大国良师该从何生长?

这是一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城市,对优质师资的渴求让家长“用脚投票”,毫不讳言“择校”就是“择师”;在乡村,师资水平不高使得学校萎缩,教育鸿沟加剧。凡此种种,背后逻辑共通——教师是教育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素质则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变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需要依靠大量教育从业者特别是专职教师能力的提升,而培养高素质教师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去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福建等省份明确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上浮50%,到浙江建立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制度,重庆加强区县研训机构能力建设,实举不断,都是在为锻造大国良师培土蓄能。

聚得甘露育桃李。我们期待,当教育投入更多地向教师倾斜,更多的大国良师能得以涌现,真正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

  

学懂弄通真信真用——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刘亚辉)

  

省委提出的五个比,从认识论的高度,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要求。”32日,在赴京参会途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谈起了自己学习五个比的体会和感受如是说。

赵国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河南日报近日刊发的五个比中抓落实系列评论,围绕省委提出的这一重要工作要求,作出精辟的分析评论,有利于深入理解省委的工作导向,读起来很受启发。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决不能满足于会议开得早、材料报得快,对上级指示只当收发室、传声筒。赵国祥说,比如,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教师的光荣使命,除了开会学习,还得拿出实招来。为此,河南师范大学探索成立了3个国家级思政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真学真信真用的良好氛围。

比一比谁的综合抓手多,这一点我们也深有体会。赵国祥介绍,河南师范大学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和科技创新,作为建成国内知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抓手。一是放眼国内外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与北师大实现战略合作,牵头组建河南教师教育联盟,在四年一次的评审中获得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是加强学位点建设,2018年获批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2018年新增省级科研平台6个,获批科技部课题等7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5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目前有3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

赵国祥说:“‘五个比明确了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和务实重干的作风导向,语言生动,易记易懂。我们要通过五个比,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提升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推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