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特色
发布时间: 2012-12-04   浏览次数: 518

方向特色

    通过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培育美术学凝炼了三个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绘画艺术、美术理论。

  1、美术教育: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立足于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美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二、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艺术美学、美术史等为基础,强调美术学科自身教育、教学方法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注重美术教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育、教学的差异性研究;三、探索美术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提高的方法及诸因素,强调美术思维能力与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并重的研究。以“重视美术基本能力、关注美术前沿、强调美术实践”为本方向的研究思路和侧重点。

本研究方向的优势:一方面,以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依托,在二十年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基础上,会聚了数十名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了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另一方面,本研究方向目标明确、研究人员稳定,他们在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已基本确立了各自的学术方向和学术地位,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

  2、绘画艺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立足中原文化大背景,广泛汲取中原优秀传统绘画语汇营养,系统研究中国绘画语言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并将其有机结合融化于绘画创作之中。 二、侧重于西洋绘画语言的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当代绘画语言创新、变革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将传统材料、技法和时代观念有机融合的有效方式,探索创作具有民族文化内在精神的时代感强的绘画艺术作品。

  本研究方向的优势:该研究方向通过绘画艺术的历史流变、创作观念、艺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具体的绘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多层次、全方位、共时性的研究模式,把绘画艺术语言和创作纳入到社会、文化和审美价值系统中来研究。目前,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因此显示出本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旨向。

  3、美术理论: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侧重于中西绘画形象发展与演变历史的研究,从中西绘画形象发展与演变所涉及的形式观、文化观、宗教观、哲学观、美学观入手,深入研究中西绘画发展与演变所形成的要素和发展规律,并对中西绘画形象的演变与发展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探讨。主要特色研究:中国女性绘画形象发展与演变研究;西方女性绘画形象发展与演变研究。二、通过对中外美术文化的比较,系统研究美术批评对促进美术发展所起的作用,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的层面对美术批评进行理论阐述和探究。

  本研究方向的优势:本研究方向科研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美术理论成果丰硕。从事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人员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他们在美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方面已经基本确立了各自的学术地位。本研究方向具有推动河南美术理论在文化和哲学层次上研究的作用,能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高层次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做出积极贡献,对构建健康的美术批评机制、探索新的美术理论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术团队建设进展情况

  学科带头人张建伟教授,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美协教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在美术教育、中国画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学术带头人李新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在美术理论及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学术带头人唐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油画学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在油画创作和美术批评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本学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培养博士1名、引进博士2名,新增副教授职称人员5名,充实了科研队伍、提高了整体水平。本学科梯队结构建设合理,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9名。学术队伍中50-55岁以上人员3名,40—49岁人员9名,30—39岁人员8名。博士学位人员4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15人,学士学位4人。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三年来,美术学科共培养毕业合格研究生54人,招收研究生137人,招生规模与整体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同时严把教学质量关,开展“研究生活动月”和 “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在校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