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邦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

傅振邦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

发表时间: 2014-04-08

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

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傅振邦

20131118日,录音整理稿)

 

各位同志,各位同仁 :

大家好!在刚刚过去的短短三天里,大家远离城市的喧嚣与雾霾,接受井冈的洗礼与熏陶,激发思想的碰撞与切磋,应该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借这个机会,我就运用好研讨成果、谋划好未来发展、完成好当前工作三个方面跟大家作一下交流。

一、凝心聚力、深入总结,充分运用好培训研讨成果

这次研讨班是在秦宜智同志亲自关怀和书记处批准下,在学校部和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在江西省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团委分管副书记、学校部长以及部分高校的团委书记们群策群力,积极参与,把这次培训班办成了一次成功的理论学习班、一次成功的工作务虚会、一次成功的素质拓展营。

本次研讨班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主题特别鲜明。研讨班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和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对团青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实际,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探讨问题、谋划未来。

二是层次非常高端。本次研讨班包括团中央学校部的同志、省级团委分管副书记、学校部长和高校团委书记,可以说集中了学校共青团战线的核心干部队伍。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这支队伍,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亲自出席了开班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三是内容特别充实。本次研讨班包括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讨论、红色教育四大板块。在理论学习方面,秦宜智同志亲自给大家作了一个半小时的高水平的报告,中央党校的李海青教授给大家解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廉思副教授给大家讲授了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分析及社会调查方式方法,新浪微博的专家还介绍了新媒体运用发展的前沿情况,研讨班还印发了对苏联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教训总结等相关学习材料。经验交流方面,在开班式上六位同志做了典型发言,在交流论坛上也安排了六位同志做了经验交流,他们从自己的一线工作体验中就思想引领、新媒体运用、社会实践等相关方面,贡献了自己的经验,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同时,大家这几天课内、课外时间也都在进行着工作上的交流。在工作讨论方面,研讨班专门安排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进行分组讨论,重点学习讨论秦宜智同志的重要报告,讨论研究学校战线的五年工作规划纲要和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指导意见。在红色教育方面,依托井冈山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了“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使大家接受了革命传统的意识教育和感染教育。

四是学风特别严谨。研讨班的每一名学员都是热情饱满、准备充分,特别严谨、认真,十分珍惜共同砥砺提高的机会。尽管会上只有12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但是所有与会单位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了厚厚的一本经验交流材料。培训班举办的各个环节也充分体现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

本次研讨班取得了四个方面显著成果。

一是理论武装的成果。大家通过宜智同志全面、系统、深刻的辅导报告和学习研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更加透彻、更加准确,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最及时的了解和学习,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理论规律、功能定位、价值属性、工作格局、路径方向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达到了用最有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效果。

二是精神洗礼的成果。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圣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从这里开端,新中国是从这里一路走到北京奠基成立,因此井冈山有强大的革命传统气场和红色基因。当初,毛泽东同志带了七百人上井冈山,能够一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建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靠的是一支有着坚定信仰、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队伍。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校训是“让信仰点亮人生”。在这里学习,不仅够能提高我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素质,还能够让我们对思想的力量、道路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是工作研讨的成果。这一次大家用两个半天的时间集思广益、研讨工作,深入地学习讨论了宜智同志的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对宜智同志相关思想和指导的理解、认同和把握。大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比如,如何在纲要中更充分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与中国梦有更好地有机合理的结合、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特点与主题动向、如何更好地突出思想引领的精细化以及如何更好地突出对青年学生的有效服务、进一步丰富工作方式和手段等等,这一系列的宝贵意见对我们下一步修改完善五年规划纲要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是团队建设的成果。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我们做好全国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团队。三天虽然短暂,但是大家朝夕相处,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体验,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友谊。我希望以本次研讨班为起点,把学校战线的核心骨干团队打造成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的团队,按照宜智同志和书记处的决策部署要求,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来做好团学工作。

总之,通过学习研讨,我们进一步认清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内涵和工作价值,进一步把握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路径,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希望大家把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带回到工作岗位中去,把井冈山的精神带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能够深入地总结好、充分地运用好本次研讨培训的成果。

二、不辱使命,坚定信心开创高校公青团工作新局面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秦宜智同志要求全团实行“走转改”,开展大宣传、大调研,他在913日的务虚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对共青团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特征总结为七个新:新青年、新组织、新媒体、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和新特点。在本次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宜智同志强调要夯实高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论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经济社会的新变革、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格局和共青团工作的新形势。我们要认真领会宜智同志的这些精辟分析,贯彻落实开班时宜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借此机会,我谈五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第一,要牢记光荣的工作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620”讲话中对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政治任务和工作主线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宜智同志指出这是做好所有团的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根本遵循。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宜智同志的讲话,觉得高校共青团的光荣工作使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政治使命。政治使命就是要在高校领域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群众基础。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第一位属性是政治属性,团如果不能服务、服从于党的执政需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无论任何时候,高校共青团的同志们必须把政治使命牢记于心,要绷紧这根弦、守住这根线。第二是育人使命。在高等学校做团的工作,要贯彻总书记讲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事业做出共青团自己的贡献。要把高校共青团的发展放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素质教育,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去履行好共青团的职责和使命。第三是组织使命。共青团本身就是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组织使命对高校共青团而言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全团而言,高校共青团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宜智同志在讲话中给予了殷切的期望,比如他提到对总书记提出的两大课题的突破,高校共青团最有条件进行突破、也应该走在前面,推进全团的事业要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的高端作用、战略作用;二是对团员而言,加入团组织,他能得到什么?我们要为大学生团员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如果加入团组织与不加入团组织没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团组织就会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就会没有生命力。

第二,要坚定必胜的工作信心。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应该说有优良的传统,但客观来看,受到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工作的覆盖面跟20年前比是有所削弱的。当前高校团的工作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同志们在一线比我的感受更深。越是有困难,越是有挑战,我们越是必须坚定做好工作的必胜信心,勇往直前,努力让共青团的低谷周期能够逆转,能够不断上扬,能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团组织覆盖的有效性两大任务课题。我认为坚定信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是有无比的政治重视。党中央、团中央对高校共青团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多次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专门给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回过信,团的工作中得到党中央最多关注、最多批示的领域是学校战线。可以说,青年运动的发源地、敏感地、策源地在高校,高校本身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社会思潮的汇聚地,这种内在属性决定了党中央、团中央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党中央、团中央和各省级党委、高校党委的重视,就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为我们动用政治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是有传统的工作优势。大家常说,高校共青团是组织建设最完整、队伍素质最高、工作品牌最响领域,确实如此。三千多所高校人才济济,从学校到院、系到班级建团体系非常完整,还有很多新型的建团形式探索,我们的工作基础非常良好,这是其他任何战线难以比拟的,这是我们做好未来工作坚定信心的重要来源。三是有空前的战略机遇。党的十八大和团的十七大为我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体制机制创新的机遇,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带来的机遇,新媒体、信息技术革命、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比如,新媒体为团的工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工作平台和工具。高校是时代的引领者,不要只看到挑战,更要看到机遇,抓住机遇。

第三,要读懂变化的工作对象。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是是鲜活的人,是最有创造力、最活跃、最富有想象的大学生群体。能不能走进他们、深入他们、了解他们、把握他们的本质特征和思想行为意识特点是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直接在高校工作,对青年学生是非常了解的,今天上午廉思教授讲到时代的发展变化,现在45年就是一代人,变化很快。所以,即使是老团干们也需要更敏锐、更深入地去读懂我们的工作对象,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诉。这里我想强调三点。一是要摆正主体客体关系。我们要读懂工作对象,服务好、引导好我们的工作对象,一定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要尊重青年学生、相信青年学生、依靠青年学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要以学生的感受体验和评价为标准。相信青年学生,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新陈代谢总是一代比一代强,在座的各位都还很年轻,但历史的车轮、历史的方向总还会是由更年轻的一代去掌控。青年学生可能有这种或那种不足或毛病,但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是要充分的尊重、充分的相信、充分的依靠。高校团的专属工作力量还是有限的,巨大的力量就蕴藏在广大的学生中,比如,刚才讲到的新媒体,工作团队的打造光靠校团委的几个人是绝对不行的,但是福建师范大学建立一两百人的学生团队,力量就大不一样。二是要把握共性个性特征。对在校学生而言,相同的年龄段必然有共同的一些特征,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又会有各自鲜明的不同特征。在做工作时既需要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也要更深入地把握个性特征。比如,上午廉思教授介绍当代青年的特点,普遍追求公平、更愿意分享、更在乎个人的实际利益等。高校少则几千人,多则两三万甚至五六万,我们要深入学生,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这样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有更佳的效果。三是要了解本质关键诉求。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我们做青年学生的工作,所谓取之,就是想要他们跟着团走、跟着党走,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与之,我们要有东西给他们,一定是要做他们本质关键诉求的代言者、维护者、服务者。现在的学生有日益丰富多样的需求和诉求,但概括起来主要是要实现公平成长、全面成长、健康成长,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发展诉求,包括学业学习、就业创业乃至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所谓生存,第一位任务是要在学校里学习,如果连学业都完成不了,在学校就意味着被淘汰,意味着生存不了。所谓发展,更主要的是就业创业,是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坐标。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包括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兴趣发展、志愿公益等。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要加入社团呢?主要是觉得加入社团能够展示才艺、发展兴趣、实现自我价值。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里面有五个层次,冯友兰归纳人的境界也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在生存发展需求基础之上还要有更高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三是情感交流的需求。前段时间,结合全团大宣传大调研,我们到八所高校开展了1100份问卷调查,其中问到“最困惑或者是压力大”的事项的时候,43.35%的学生回答是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学业压力占29.79%;缺少集体温暖或者说情感交际方面的压力占23.89%,还有24.64%的学生选择“没有目标、感到无聊空虚”。把“觉得缺少集体温暖”和“没有目标、感到无聊”这两类加起来就接近48%。不要以为新媒体、社交网络这么发达了,大家的心的距离就越近了,其实可能恰恰相反。实际上,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真诚的、平等的、贴心的互动、交流,这是我们传统上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但是现在,是不是我们的团委书记、团支部书记还能跟每个学生去聊聊天谈谈心呢?对于学生的情感交流需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估计。

第四,聚焦突出的工作问题。我们推进工作、改进工作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这是基本的方法论。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有很多种归纳,有的说团干部的素质能力不足、作风官僚化,有的说团的活动形式化,有的说高校共青团被边缘化等等。在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里面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主要问题?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觉得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深刻地把握。我初步归纳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团学工作事务化、自由思潮渗透化带来的意识形态淡化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工作,热热闹闹、忙忙乎乎、轰轰烈烈,但是很多都很琐碎。现在的校园与社会交往比以前多,国际国内信息传播得都非常快,加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自由思潮在校园内渗透。因此,高校共青团领域确实存在意识形态淡化的问题,比如,有的高校团干部跟我讲,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说不出口,谈到一些理想信仰、政治性的内容说不出口,不敢不愿。同时,有的学生团员团员意识十分淡薄,团的生活会开的很少。二是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利益诉求现实化带来的共青团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前面讲到学生的本质关键诉求,那么我们供给得怎样?供给包括软供给和硬供给。软供给,就是在思想引导方面到底能不能符合学生胃口、满足学生要求。硬供给,就是学生在就业创业,权益维护、学习促进等需求我们能不能满足,能不能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学生有需要时对共青团组织“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扪心自问,距离这个要求我们恐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教学管理现代化、校园资源配置行政化带来的共青团工作时间空间被压缩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这些年推学分制,教育部门建立辅导员体系,部分高校甚至学工部和团委合署办公乃至合并,团委失去了独立性,机构不独立、编制不独立、预算不独立、工作不独立,这必然导致共青团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当然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我昨天去井冈山大学,他们说一学期能开七八次主题团会,但有的学校班级团支部要开主题团会人都拢不到一起。四是学习生活网络信息化、新媒体化带来的共青团工作阵地滞后的问题。今天下午好几个同志都讲了这个问题,也给我们指出了不足,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说我们的线上线下工作没有统筹运作,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微博微信,但是工作并没有跟上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对新媒体只是当做技术手段运用,还没有当作战略高地去认识、当做阵地去占领。五是学生组织竞争化、学生管理民主化带来的团学组织传统地位下降的问题。现在高校校园内学生社团蓬勃兴起,而且许多学生社团横跨校内外,与校外的企业有很多合作,彼此之间甚至与学生会、团组织之间都形成了工作和活动的竞争关系。同时,现在的学生都具备了更高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可是一些高校的学生会主席还是由行政指定产生,这样学生会能有权威和威信吗?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就有同学反映说“现在团支书的权威不如班长,学生会主席的权威不如社团联合会主席”,这与学生会的产生方式、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是有关系的。四川大学有学生说,团学干部是学校里的“红人”,是跟着领导屁股后面的跟班;社团负责人叫做“达人”,对学生有真正影响力。存在上述问题并不意味着高校共青团工作做得不到位,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党的执政方式和历史方位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工作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还有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信息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刻变化等等。这些问题客观实在的存在,我们要准确把握、勇于破解。

第五,要确定切实的工作思路。牢记使命、坚定信心、读懂学生、聚焦问题,归根到底还要有切实的思路举措去创新开拓格局、推动落实工作。所谓切实,就是要切合实际,包括:宏观层面的实际,比如,切合宏观政治实际、经济实际、文化实际和社会实际;中观层面的实际,比如,切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切合共青团自身事业的实际;微观层面的实际,比如,要切合本校学生思想行为诉求的实际,切合本校自身办学各项工作的实际,切合信息技术条件变化的实际等等。这里,我重点谈四方面工作思路与大家交流。

第一,要围绕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组织引导服务支持广大学生践行中国梦,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高校共青团要旗帜鲜明,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以思想引领、行动实践的推动方式率先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

第二,要着眼两大目标。就是要大力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提高共青团组织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四个建设。具体来说就是思想政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载体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四者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建设是灵魂,服务体系建设是支撑,组织载体建设是基础,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要注重分类分层引导,比如,是否合适对全国团员、学生都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要求引导?我认为至少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对团干部和学生骨干的高端引领,这部分群体要坚决、坚定拥护党的核心队伍,重点是理论培训,真正能做到“三个自信”;第二类是对大部分学生群体的引领,做到对党的领导和“三个自信”的总体认同;第三类是对少数有负面倾向的学生群体的引领,要做到矫正和遏制,掌握关键动态,不让过于负面极端的事件蔓延。实际上,学校类型的不同、所在区域的不同、甚至学生所在学习阶段的不同,都需要我们分类分层去引导。其次,在思想引领的内容上,要紧密地围绕“中国梦”。要引导学生怎么把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是对立的、不是空泛的、不是空虚的,让大部分同学能够认可、能够有共鸣,同向同行。再者,在思想引领的方式、手段上确实要不断创新,包括理论教育、国情教育、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同辈育人、新媒体育人等方面我们都有很多鲜活的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提升思想引领的有效性、针对性,针对最高端的群体要靠先进的思想影响,对大部分学生要靠利益诉求的服务、靠情感的交流和人格魅力影响,要靠广大团干尤其是基层团干艰苦细致地运用科学方法工作,靠时尚创新的方式载体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二是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在回应学生的关键诉求方面团组织要有健全系统的支撑体系。一是在生存发展服务方面,对学生学习学业、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需求,要多做团的工作,体现团的身影。我昨天到井冈山大学调研了解到,井冈山大学是二本院校,学生考研的需求很大,十几年来它的共青团做的一个品牌工作就是对考研、各种资格考试、考公务员、商考等有成系统的、专业的服务,非常得人心,实际成效非常显著。二是对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服务方面,在文体素质、实践能力、兴趣发展、公益志愿等领域可以梳理已有的工作,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推进。三是在情感交流、情商提升服务方面,我们要发挥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加大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多组织一些符合适合他们需求活动,增强他们社会交往的本领、提高他们的情商。

三是要加强组织载体建设。最根本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团学组织格局。长期以来,学校的团组织是核心,这无疑义。但现在我听到、看到一些高校里学生社团和学生会并驾齐驱,甚至学生社团影响力超过团委、学生会。对此,我认为我们要统一思想,具有足够的敏感性、敏锐性,我们要旗帜鲜明构建“一心双圆”的组织格局。“一心”就是必须以团委为团学组织的核心,这是我国政体、我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的,不以我们也不以学校党政的思想意识为转移。外围的第一个同心圆是学生会,学生会是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法定组织,它不是学生社团,现在很多高校在学生组织招纳新成员时,把学生会、学生社团混在一起,导致很多刚进校的学生搞不清楚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的区别,搞不清楚学生会是代表自己切身利益、维护自己切身权益、反映自己的需求、实现自我管理的法定的唯一组织。这一条必须非常旗帜鲜明地坚持,香港对学生会的定位都是有法律的,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去挤占它应有的功能和影响,否则岂不乱套了吗?第二个同心圆是学生社团或者说其他相关组织。学生社团的定位就应该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满足学生需求、发展学生兴趣的一种多样化、群众化的骨干学生组织,是对团委、学生会一种重要的补充。我们要鼓励学生社团发展,但是要规范发展,不能让学生社团联合会搞“独立王国”。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出台了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而且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主席由学生会的副主席兼任或者校团委里有学生社团工作部等等,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改进路径和方式。至于高校里面是否成立青联,我觉得可以探讨、探索,先试点,不急于统一要求。因此,对团学组织的工作基本格局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未来要把它更加地法定化、规定化,而不是以哪个学校自己的好恶、哪个校长和党委书记的好恶而改变。此外,我想强调基层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大家在井冈山学习“三湾改编”中最重要的有一条,是“支部建在连上”。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为什么大家公认组织建制健全、工作传统比较好呢?因为从学校、院系、班级的组织体系是完整的,尽管现在有学生宿舍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或者说其他各种建团方式,但班级这种基本单元我们仍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如果丢掉班级团支部,那么我们就是在没有可靠的新的主阵地之前把传统主阵地丢掉了,那就很危险。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在工作导向上发挥好班级团支部的基本作用,要让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最主要的基层细胞有足够的活力和影响。

四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在要依靠、相信广大学生的同时,最关键是发挥好团学干部的作用。首先要选好、用好、发展好团学干部。包括校级团委书记、院系团委书记到学生团委副书记、班级团支部书记,乃至社团建团的支部书记,以及学生会的核心干部。对这些干部的产生、培养和发展,要给予更多的政治重视和资源配置,提出更明确的工作要求,真正地让他们成为学校党政的好帮手、广大学生的贴心人,成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团的事业的筑路石,成为推进团的事业最宝贵、最可依靠的力量。其次,要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管是专职的团干,还是学生干部,要通过青马工程以及类似于今天的研讨班培训,真正的让大家热爱团的事业、熟悉团的工作,把团的工作当做专业工作和职业工作来认识、去钻研、落实好。团的工作不是“万金油”,它需要懂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各种学科,需要了解很多知识,需要掌握很多专业性的工作方式方法。高校团干部要真正是自己引领青年,而不是简单地跟着青年后面走“做青年的尾巴”,而是要做“青年的龙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自己的业务素质、专业素质、敬业精神一定要跟上去,秦宜智同志说“要给别人一杯水,你得有一桶水”,对高校团委书记尤其如此,需要有最高的学历,需要有最专业的知识,需要有最全面的素质。第三,要加强作风建设,真正做到秦宜智同志所要求的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我们服务的是最广大的学生群体,不能只把学生中最精英的、最活跃的那部分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还要眼睛向下,能够有一批普通学生朋友或者特困学生朋友,真正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增强学生群众意识,深化学生群众感情,加强学生群众工作,提高学生群众工作本领。

在四个建设之外,希望大家树立一个底线思维,就是要确保校园的稳定。尽管学校有党政职能部门履行相关职责,但共青团作为群众组织,大家作为高校团委书记,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线支撑,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敏感、敏锐、及时地掌握信息、化解矛盾问题。遇到矛盾问题不要去回避、躲避,不能出了问题连情况都不知道。最近出现一些极端的校园事件,面对那么尖锐的学生利益矛盾问题,学校团委、学生会有没有及时的跟自己的上级团委报告过?有没有及时地跟学校的管理当局沟通过?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当学生利益的代言人,尽管我们不是所有矛盾问题的解决者。在这一点,我希望我们要有底线思维。

第四,要推进“五化”,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制度化,高校共青团不能只是活动团,不能有太多的“游击习气”,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积累工作项目,建立规范、科学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团中央学校部要在前期梳理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抓住各种契机,加强工作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二是精细化,古人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眉毛胡子一把抓是难以做好工作的。我们的工作从对象上要分类,从过程上要分阶段、分层次,从地点上要分区域,实事求是,提高工作针对性。三是人本化,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特点,适应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在工作中说“学生话”,能与学生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关心困难学生群体,真正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四是协同化,我们的工作要取得各方面支持,要融入国民教育工作体系。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做到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党团协同,以学工部门与团组织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促进政团协同,以团中央、省级团委、高校团委的合理分工和工作机制完善促进央地协同。五是创新化,“无旧无以为守,无新无以为进”,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点和要求,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利用新媒体等载体创新工作阵地,以“眼睛向外”的理念创新工作资源动员整合方式,在合理继承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工作品牌和项目,以完善工作方式、考核机制、评估机制、督导机制等为重点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三、收官谋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重点工作

2013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尖锐突出的社会矛盾乃至风云变幻的国际挑战,带领全国人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赢得了民心,推动了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在这样的形势下,团组织也渡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召开了团的十七大,实现了换届,各地省级团委大部分也是今年换届;在今年全团重点工作推进方面,各地、各高校都非常辛苦,完成得很好。2013年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党的三中全会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我们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团第一个举办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的。学校战线、高校共青团系统当前要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一是要深刻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是前所未有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乃至国防、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六十条,是一个系统工程,确实是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重大举措,展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二是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我想请大家重点关注一下总目标,提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提高。改革的精髓叫做三个解放:解放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重点是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还有就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与以往相比,把社会领域提到非常重要的层面。其中有两大特别重要的重点:一个是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首次提出;第二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积极领会与我们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从学校共青团工作来看,至少在社会资源动员、开展学术研究甚至高校专业设置、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尤其里面涉及教育综合改革、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制度创新等等,建议大家重点学习领会。

第二,把迅速传达落实秦宜智同志开班式上的讲话作为当前核心工作要求。秦宜智同志的讲话代表了书记处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未来一段时期的总体考虑和要求,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指南和路线图。希望大家能够及时地在自己的单位学习传达,团省委、团市委、团区委要在班子层面和自己的学校部里好好地学习秦宜智的讲话。高校团组织至少要传达到班级团支部书记这个层面。团中央学校部要及时面向全国高校,做好相关学习组织工作。

第三,扎实完成年内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年初,学校战线做了一定的部署,现在还有大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要按照要求和部署做好相关工作,包括深化“我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微博体系建设等新媒体应用等各方面的工作。岁末年初,临近放寒假,高校对于一些关键节点的学生舆情、校园稳定和特困学生的帮扶要高度关注,深入做好相应工作。

第四,要全面深入、认真准备好办一个高层次、高规模、高质量的2014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今年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在苏州成功地举办,2014年创业大赛按程序最终确定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高新区联合承办。就业创业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事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体制机制创新里面的重点内容,也是大学生最关切的事情。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功举办过八届,明年的这一届,我们希望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再上新层次、新水平。要真正借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把我们在就业创业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提升上去。要在扩大创业面、丰富创业内容、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强化创业实践等方面有更加突出的进展。比如,在创业方面,不仅仅是商业创业,现在国家大力鼓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会组织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们的大学生也可以搞社会公益创业。

第五,要积极谋划好2014年学校战线的各项工作。我们一方面要把今年的收官工作做好,另一方面,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新的开端、新的谋划、新的面貌、新的创举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来的要求,回应本次研讨班上秦宜智同志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未雨绸缪,及早谋划。

同志们,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一诗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高校共青团战线确实面临很多困难,面临巨大挑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我们积极改革创新,只要我们扎实务实工作,做到秦宜智同志讲的“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引导人格”,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