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

时间:2016-08-12浏览:1000设置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58年的新乡师范学院化工系,1959年更名为河南化工学院,隶属于新乡师范学院,1963年院系调整后成为郑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并逐步演变为目前的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乡师范学院保留化工基础教研室。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1994年化工专业恢复本科招生,2000年获得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2010年获得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本学科所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得“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建设;2014年,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参加全国专业学位专项评估,2015年顺利通过评估验收。2008年应用化学学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012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一、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学科秉承“立足新乡、面向河南、依托行业优势、服务区域建设需求”的学科建设理念,与材料学、化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重点发展公路化工、新能源材料、固废资源再利用、传感器技术、工业催化等学科方向。通过实施“优化资源、夯实基础、差异竞争”的发展战略,把学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

二、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1.学科方向设置与研究特色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一级学科优势和新乡市的工业发展情况,逐步形成了材料化学与应用(气敏及光催化材料),新能源材料、公路化工、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工业催化等相对稳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能源材料研究紧密结合新乡市的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依托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开发了球形氢氧化镍、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回收再利用等技术服务于新乡市的地方建设。近年来,学科依托新乡市公路化工重点实验室主要进行公路沥青改性用表面活性剂研究、依托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废旧电池的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研究。同时,家用气体传感器和工业催化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2.学科优势(团队优势,平台优势,研究优势,人才培养优势)

团队优势:学科现有人员3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国外进修人员2人。中国电子学会气湿敏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2人。

平台优势:学科拥有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公路化工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5000万元。教学科研用房面积3600平方米,实验环境和科研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研究优势:2012-2015年,申请专利30余项,已获得授权15项。在注重应用研究,服务于地方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本学科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科研总经费217万元,先后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 收录30篇,EI 收录10篇,在能源材料研发、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才培养优势:本学科结合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依托国家化学一类特色专业,重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具有完备的化工专业实验、实训体系及企业实践基地。2012-2015年,授予硕士学位38人。

三、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本着“强化基础、注重综合、突出创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着力培养“厚基础、强专业、重应用、能创新”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化学工程人才。通过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科结合地方优势产业,重点培养动力电源技术、精细化工及公路化工等领域内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国内外影响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进入全球ESI前1%,工程学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2012-2015期间,30余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积极邀请国内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以及青年千人等知名专家学者讲学20余人次。多人担任学术期刊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等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审稿人,学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