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时间:2016-08-12浏览:1458设置

软件工程学科依托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本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省一级重点学科,2011年软件工程学科为省二级重点学科。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拥有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2个工程硕士点、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基地、智能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及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2个研究所。

学科带头人

范黎林,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计算类等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20多学术论文,其中被EI索引12篇,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河南省科技攻关或基础研究项目3 项。2003年9月-2009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师硕博连读,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3项。主要对中小企业网络化制造中的产业链协作技术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的商务智能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支撑技术。

师资队伍

本学科点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每年有1-2名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加入到本学科的学术队伍中。

研究方向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生物医学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语言信息处理。

研究特色及主要研究工作进展:

1)研究网络隐私保护及网络安全基础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网络认证鉴别技术、网络协议安全分析和可证明安全的理论,提出网络安全构建体系,建立网络安全协议的攻防模型,解决了网络安全协议中的重点关键问题。针对网络安全协议中的公平和隐私问题,提出了网络安全协议的博弈框架,并开发相应的网络安全协议。

2)研究不确定信息度量理论与方法、数据约简、模式发现与分析技术,以及多核条件下的计算资源分配等问题,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推动数据挖掘技术在基因图谱分析、CT影像分析、脑功能磁共振影像分析等生物医学信息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3)研究数字音乐信息的自动生成与处理;图像分割技术;行为建模技术。利用构建的音高旋律元理论方法来进行数字音乐的自动生成,解决输入模式问题和操作单位问题;将混沌理论和多目标规划理论有机融合,提出将两种阈值法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解决单独一种分割方法通用性不强导致在某些分割应用场合失效的问题;针对动态环境下任务、成员能力的变化而引起的组织结构与环境不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层次化组织结构调整方法,设计基于能力和任务的组织结构调整算法,实现组织结构调整和任务的优化分配。

4)研究基于字位标注和词语分类思想相结合的中文分词方法研究;研究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技术;融合统计与语言规则的蒙古语词法分析。采用生成式统计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加入蒙古语语法信息知识库,依据语言学构词规则编写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使用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引入歧义到统计模型从而提高正确切分标注的概率。

学术交流

本学科点每年邀请4-6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每年有2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