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最新讲话:今年上半年争取公布第一批双一流名单!

时间:2017-03-20浏览:606设置

3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下面一起看看教育部长针对高等教育的最新讲话。

第一批双一流名单争取上半年公布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双一流方案被炒作多个版本,建设管理上有哪些改革措施,双一流名单什么时候公布?

陈宝生表示,双一流大学是2015年以后国家产生的新的词汇,而且知晓面还相当广,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界和高校。

2015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建设国家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纲要》,教育部也下发了相应的工作方案。至此,双一流建设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已具备。

这两年关于双一流的故事很多。举例说,有的网站发布了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名单,这当然是替我们教育部代劳了。还有猜测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如何遴选,也曾有大学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挖人才,想包装。

其实用一句话说,他们想多了。

陈宝生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性质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级版、山寨版。在985211的基础上,把世界一流的大学的事业在新的条件下推向前进。

陈宝生引用了37日自己的发言:单靠985211的船票,你上不了双一流的船。

如何消除担心?陈宝生认为一是明确双一流的遴选范围,并明确教育部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都平等,都在范围之内。只要高校认为有条件,就可以多一点自信。教育部将同等对待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其二是公平竞争,不会再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搞评估,再来确定谁上谁下。将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由第三方,专家委员会评估。

陈宝生提出,将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的方式来进行双一流大学评选。目前专家委员会正在组建。在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将报送政府,政府根据国家战略来比选决定。双一流大学不是终身制,不是固化的。一个周期完结之后,“你不行请让位”。

陈宝生表示,将在专家委员会组建后制定标准,完成程序,争取在上半年公布第一批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

引导高校组建联盟防“人才恶性竞争”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一些重点高校到处高薪挖人的恶性人才竞争现象,有的甚至还开出了数百万的年薪。我注意到您最近在一次会议上也呼吁东部高校要对中西部高校手下留情。除了呼吁之外,教育部有没有制度层面的措施?谢谢。

陈宝生: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经济领域,然后是科技,然后到教育。西部的人有一段时间还叫做“孔雀东南飞,麻雀也东南飞”。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西部的人才成长和使用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教育系统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支持西部地区培养当地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支持西部地区从东部地区引进人才;支持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输出人才。尽管这样,西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高校人才外流的趋势总是遏制不住。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高潮,蔓延开来。这实际上对西部和东北地区来说是在“抽血”。因为打脱贫攻坚战有一句话叫做“造血”,要搞“造血机制”。“造血机制”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有人才。你把人家的人才挖走了,不是抽血吗?我说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希望我们东部高校手下留情。

陈宝生:当然仅仅靠呼吁手下留情是不够的。正如你刚才讲的,教育部为解决这个问题,逐步作出了一些制度安排。2月份,我们已经发了一个通知,要求东部高校要对人才引进作出规范,薪酬条件都要作出规范。在薪酬条件等方面不能搞恶性竞争。我们第一步先通过这样的办法,遏制恶性竞争。为了挖一个人,说我给你建一个什么设施,比如实验室,你来吧;给你一幢别墅,薪酬多少多少。这种恶性竞争在市场上都不那么规范,更别说人才这样一种特殊对象。所以我们第一步先要遏制恶性竞争。同时,各高校要对人才聘用合同契约加强管理,对引进各种人才加强规范,像“长江计划”、“千人计划”、“杰青”,让他们遵守契约,在约定期内不要跳槽,得按契约办事,不然就恶化了人才流动环境。我们有一些人就是这样,不断地今天跟甲方谈,明天跟乙方谈,后天跟丙方谈,营造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流动环境,这不行。

陈宝生:下一步,在今年2月份规定的基础上,引导各高校形成联盟,制定公约,对薪酬等条件上大体上做出规范,目标是不让它恶性竞争。人才竞争是遏制不了的,恶性竞争是可以加以管理的。这个意思是规范正常的人才交流,不要搞恶性竞争,不要恶意挖人家的墙角。从教育部的角度讲,也要改变一些评价机制。用这些评价机制作为指挥棒,使我们的高校下功夫练内功,自己培养人才,从海内外吸引人才,而不要浪费人才,恶性引进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谢谢。

四个方面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短板在于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期待。所以,请问陈部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下一步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工作重点将是什么?谢谢。

陈宝生:去年12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什么会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正如您刚才讲的,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

陈宝生: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怎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助力,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美容。我们到高校去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

陈宝生:所以怎样改进和加强是这次会议关心的重点问题,也是我们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怎么解决呢?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学习我们党的基本理论。要把这种学习注入实践的活力,充分运用实践中群众的丰富创造。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理论是来自于实践,是能够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筑起一个“同心圆”。

陈宝生:第二,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我们学生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让他们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同时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修身养性。要把育德和育心结合起来,让他们成长为健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样一种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修筑起一座承重墙,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承重,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

陈宝生:第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内一定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内容没有针对性,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就不爱听。简单举个例子,像我们这一代人,当过农民,当过知识青年,当过工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我们上大学讲思政课,一开始讲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们能理解,现在的学生高中毕业进了大学,校门对着校门,一开始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他会很茫然,他理解不了。所以课堂内要改革,我们今年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课堂外,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浸泡在文化中成长。文化这个东西要浸泡进去,这样才能得到滋润。我想,这样就能够给他们建立起思想交流的立交桥,思政课肯定能够得到改善。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好的势头。

陈宝生:第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就是运用好信息化手段,运用好网络阵地,给他们输送正确的营养、健康的营养。线下就是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动载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健康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