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建新功】 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六)

 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2017-07-18

扶贫攻坚当今朝,未来青年翻新篇

——未来学院第八期挂职锻炼实践队赴五陵镇助力扶贫攻坚




炎炎夏日,正是挥洒汗水的季节,烈烈酷暑,恰是迸发激情的时刻。近日,我校未来学院第八期七组的学员在汤阴县五陵镇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挂职锻炼,对当地开展扶贫攻坚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助力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

汲扶贫知识,涉攻坚调研

扶贫与攻坚,我们在行动。710日中午,我校未来学院第八期七组学员抵达汤阴县五陵镇人民政府。镇党委书记臧华伟亲切接待了学员们,并对实践队员提出希望:“既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就用实际行动践行真知,愿你们在这些经历中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七组学员们在深入了解五陵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好了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走出脱贫攻坚的第一步。

获真知,投实干。脱贫评估调查要求具有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以及程序的规范统一,接下来的时间,七组学员将在五陵镇的27个村逐一进行入户调查评估,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青春的力量。

不涉百姓贫,哪知扶贫艰

七组学员在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前往农场村,北前街村等地开展评估工作。到达目的地后,学员们先和当地贫困户进行交流,耐心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经济情况。大宋村的村主任肖具保谈到本村扶贫措施时说道:“村里实施企业带贫,入股分红,增加村民们的收益;我们还进行‘六改一增’,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进行住户环境改造。”

扶贫攻坚,心系基层,未来学子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贫困户了解到了群众对于扶贫攻坚政策的反映,获得了第一手调研数据。同时,学员们的意志也得到了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众未来学子,助扶贫攻坚

据悉,瓦查村是五陵镇重点贫困村,脱贫措施多管齐下。两组学员从瓦查村第一书记董耀立处了解到,目前村里进行的扶贫措施主要有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两种。随后,张志恒主任和学员们在交流过程中谈到:“政府为促进瓦查村经济发展,修缮村中主要道路,引进外来企业,全面推动全村脱贫工作进程,做好瓦查村的扶贫攻坚工作。”

通过多方调查了解,两组学员既感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在扶贫攻坚路上的辛苦付出,也看到了各项措施落实后的成效。扶贫攻坚的成功需要集八方之力,才能做到大到国家政府,小到各家各户之间的完美融合。

心系扶贫关,不负韶华年。在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中,未来学子们用青年特有的冲劲、担当和智慧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工作,深入基层,切身体会实事民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当地的扶贫攻坚工作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肩扛社会责任,未来学子一直在路上。

(未来学院 孙丹娜 杨锦荣 责任编辑 居 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艺青春,魅力七月

——“师大青春行,文艺下基层”大学生宣讲团

75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师大青春行,文艺下基层”大学生宣讲团一行60人带着饱满的热情,走进新乡周边的乡镇,开始了今年暑期的基层巡演活动。

“大学生宣讲团”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组织实施。以“信仰、信心、信任”为主题,开展基层巡演和乡镇调研工作,对乡镇的经济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怀揣希望,青春启航

一场精彩的演出不仅仅需要演员们精湛的技艺,还需要通过一次次辛苦的彩排,从每个节目的筹备到整场演出的成型,所有队员在音乐厅从早到晚整整待了三天,只为将最完美的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出发前夕,蒋晋光老师对队员们给予深切期望:“同学们要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在演出的同时要思考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之处,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升华。”

当真正踏上实践之路后,每当团队到达演出地,所有团员开始演出前期的准备工作,男生搭建舞台,女生准备舞台背景材料。在一阵一阵欢声笑语中我们的舞台拔地而起,从一片空地到华丽舞台的演变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成就感,而当所有演员开始走台、拷音乐、试乐器、调音响、接灯光等备战工作时,紧张感也不免油然而生。广播站的韩书允同学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大学生宣讲团,去年参加时我收获了欢乐与成长,今年再来我收获了奉献与青春。”

不负梦想,演绎青春

演出人员们将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文艺盛宴的形式,开阔了老百姓的眼界。演出类型有现代舞蹈、唱歌、话剧、小品等,节目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普及宣讲内容,激励广大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各项建设活动中。

每当演出前,村民们就开始拿着自己的小板凳前往舞台。当天渐渐暗时,所有演职人员准备就绪,观众席上坐满了村民以及乡镇领导。晚会一开始,主持人闪亮登场,所有百姓的眼球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的挥洒青春。

村民们随着动感的音乐舞动自己的双手,听着虎妹子深情的话语留下感动的泪水,在妙语连珠的相声语言中露出开心的笑脸。台上台下欢乐不断。

青春无悔,砥砺前行

从繁华的城市走入偏远乡村,队员们承担责任,挥洒汗水;送去温暖,收获感动。在文艺下乡时,队员们与村民热情交流,探讨演出内容,接受村民意见,让节目真正走进村民心中。

村民王大爷兴奋的说:“你们这个演出可真不错,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演出了,同学们唱的好,跳的也好,和我们说话也很热情,你们一来我们整个村都特别热闹,你们明天还来吗?”王大爷的话让队员们士气高涨,同时也是对我们这几天辛苦努力的认可。

文艺下基层,通过队员们的努力,不仅有利于帮助村民们学习先进文化,而且通过演出的形式以乡村为起点,实践队员们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为推动文化建设贡献青年学子的力量。

(音乐舞蹈学院 孙梦纯 责任编辑 陈桂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践行“一学一做”,服务基层农村

—记河南师范大学“学研会理论普及宣讲团”社会实践之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系列的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践行一学一做,服务基层农村理论普及宣讲团于74日进驻新乡市牧野区茹岗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

基层服务为民众,政策宣讲进万家

伴着清晨的微风,实践队员来到茹岗驻地。简单收拾之后,实践队员便分为三队,对当地展开初步的调研考察。

实践队员通过调查发现,村内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为了增强老年人的防电信诈骗意识,让老年人轻松识破骗子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实践队员进行了防电信诈骗知识的普及宣讲。村内老年人称赞道:你们志愿者真是太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还为了我们在这讲!爷爷奶奶们质朴的话,温暖着每个实践队员的心。

随后,实践队员又针对茹岗的建设继续走访调研,并向当地居民发放宣传材料,为他们解读最新的时政政策,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户籍改革牵医改,医生签约进万家

“你们大学生啥都懂,有你们帮我们解答问题、填写表格,我们方便多了。”一位老人亲切地对实践队员说。通过与茹岗社区居委会协商,实践团队参与了茹岗社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志愿活动。

在居委会,实践队员引导居民们签订了《新乡市牧野区乡村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协议书》。协议的签订将居民医疗卫生健康与社区医生责任直接挂钩,对居民的医疗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签约过程中,有很多老人对这一协议存有疑问,经过实践队员耐心的讲解,老人们表示很满意,赞赏了实践队员的热情服务

服务居民,奉献爱心。此次志愿活动,实践队员用真诚与热心服务群众,同时收获了满满的真情。实践队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服务精神,更是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教育连接心与心,青春奉献播希望

哥哥姐姐,你们明天就要走了吗?支教活动结束前一天,孩子们一遍遍地问,实践队员都知道,那是因为不舍。为期六天的支教活动,第一次当老师的队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惊喜,更多的是感动。

每天,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写作业,队员们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学习之余,实践队员还拿出精心准备的画纸、画笔,让孩子们在色彩斑斓的海洋里遨游。当实践队员问到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把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展现在画纸上。

教育强,则国家强。学研会组织开展以“践行‘一学一做’,服务基层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积极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参加志愿服务,认真践行‘一学一做’,展现出了一个大学生、共青团员应有的精神风貌。

(校学研会 张爱清 岳贵阳 责任编辑 郑 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浓书香情,成长伴我行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长伴我行”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团共“童行动



书香馥郁,共“童”成长。关爱儿童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责任。为贯彻落实我校精神文明工作,传递爱心,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关爱和帮助,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院“成长伴我行”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团赴新乡市图书馆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手指不停动,关爱在行动

为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传递对儿童的关爱之情,队员们前往新乡市图书馆少儿部开展黏土制作活动。志愿者们走遍批发市场所有销售黏土的商店,精挑细选了各种颜色、各种规格的黏土,还制作了一套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黏土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小朋友。

志愿者们分步骤详细讲解了制作黏土的方法,并帮助孩子们做出许多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作品。常左曦小朋友在讲解自己制作的五星红旗时说道:“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旗,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自己的小家,我今天要把五星红旗做好带回家。”看到孩子们如此用心,志愿者们倍感欣慰。一位家长对志愿者们说:“这次活动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给我们开辟了一条陪伴孩子的新途径。作为家长,就应该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左右,见证他们的成长。”

神奇折纸艺术,你我共同参与

七月虽然高温酷暑,但融化不了队员们的饱满热情,阻挡不了队员们陪伴和帮助孩子的坚定步伐。

抵达新乡市图书馆少儿部后,队员们给孩子们带来了队员们精心制作的折纸,神奇的折纸,造型简洁夸张,富有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哇,这个是鲸鱼,这个好像真的鲸鱼啊!”观看折纸教学视频的孩子们惊叹地说。随后,队员们耐心地教孩子们折叠各种造型的折纸,让孩子们感受到折纸艺术的乐趣。

最后,孩子们在队员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写下心里话。五颜六色的折纸承载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诉说着孩子们小小的心事。“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儿。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应该用心呵护每一朵花儿,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队员何姗姗颇有感慨地说道。

同心系你我,亲亲一家人

为了使家长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交流,队员何亮组织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我是你的领路人”、“比比谁最美”等趣味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亲子间的相互配合为心灵构筑起爱的桥梁。曹婧菲小朋友的爸爸对队员们感慨道:“我平时工作很忙没时间陪她,都是她奶奶在照顾她,她和奶奶最亲。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以后要多花时间陪她,不能只知道赚钱。”

“孩子们想要的并不仅仅是爸爸妈妈送的各种玩具、衣服,而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有多少父母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让他们感受着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孤独。希望更多的家长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队员张成英颇有感触地说道。

在我校“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下,教育学院“成长伴我行”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团深入基层,在关爱儿童成长方面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实践团队在新乡市图书馆开展的系列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促进了亲子交流。据悉,实践团队还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学院 孙小文 陈兴东 责任编辑 陈桂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你爱,远离 “

—— “Getting to Zero”防艾宣传团开展防宣讲活动



艾滋病?这种病很可怕的,听说很容易感染,我们一定要远离那些感染者……这是队员们在宣讲过程中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了。今年暑期,社会事业学院“Getting to Zero”防艾宣传团在新乡市周边开展了一系列防活动。

年轻即出发,培训我先行

红日还未升起,来自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伍“Getting to Zero防艾宣传团小绿人们已经背好了行囊,满怀期待,踏上了防艾宣传的征途。

感谢你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假期时间,协助我们疾控中心开展防艾工作。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于贺军对实践队员们说道。防艾实践队一行十余人来到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艾滋病预防中心办公室主任薛崇奇和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于贺军的专业防艾知识培训。

会上,队员们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并勇敢发问。于科长介绍道:“没有药物可治愈艾滋病,宣传教育被公认为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和最得力措施。”队员们感慨不已,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深入学习科学防艾知识,达到宣传效果最大化,让更多的人远离艾滋病的侵害。宣传团集结同伴们微弱的力量,凝聚成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队伍。我们一定会铭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忘自己是一名防艾人!防艾宣传团团长潘鑫表示。

防艾社区行,创享好未来

在师大家属院内,实践队员们将印有河南师范大学志愿者走进社区防艾宣传活动字样的宣传条幅悬挂在社区简易棚上,并进行防艾知识现场宣讲。大家向社区居民深入介绍了艾滋流行态势和预防措施等有关知识,提高居民预防意识。同时利用小黑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的行动中来。

队员们告诉居民,艾滋病感染不仅会对感染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还会威胁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听你们举出周边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的不幸遭遇,我才真实地感觉到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并不遥远,提高防艾意识真的非常重要,很感谢你们的讲解。社区李阿姨说。

健康进家庭,用爱不用艾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虽然酷暑难耐,但为了使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也能掌握到更多防艾知识,实践队员们来到新乡市延津县郝光屯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讲解科学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随后,实践队举办了有奖问答活动,以奖励生活用品的方式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与村民们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村民们对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排斥心理。艾滋病感染者是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人,不应该无端遭受歧视和排挤,队员宋倩倩说道,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去接纳艾滋病患者,给他们爱和关怀。如果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恶意,很可能会回报以恶意。

实践队以给你爱,远离艾为主旨,在各地宣讲正常接触艾滋病患者并不会被感染,要对感染者给与温暖的正确观念,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准确的防艾知识,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成果。

据悉,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防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社会上仍然存在许多因为不了解艾滋病而被感染的案例,防“艾”知识的普及率仍然有待提高。因此,社会事业学院 “Getting to Zero防艾宣传团将会在学校及学院的帮助与支持下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长期致力于义务普及和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持之以恒,为社会防艾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倾青年之力,创零艾未来,师大学子在路上!

(社会事业学院 马君可 责任编辑 张 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毒青春 无悔人生



随着第三十个国际禁毒日的到来,我国的禁毒工作也进入新阶段,迎来新的挑战。近期,河南师范大学青春不“毒”行大学生禁毒宣讲团深入新乡市牧野区、红旗区、卫滨区的各大社区,普及禁毒知识,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市民了解我国各项禁毒政策和法律,增强市民毒品防范意识,并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禁毒工作中去,为实现“全民禁毒”的目标而努力。

禁毒伊始,行动在前线上

青春不“毒”行大学生禁毒宣讲团部分队员已连续四年参加新乡市禁毒活动开幕式。在今年的禁毒开幕式上,实践团成员见证了新乡市禁毒工作的发展历程。队员王尧昌在接受新乡市电视台的采访时说到:“四年来,我觉得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参与禁毒,人人有责,我会把禁毒理念和禁毒知识宣讲给更多的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实现‘全民禁毒’的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四年前,实践团从开幕式起航,从未放弃,今日,从新乡市牧野广场出发,承载着新乡市禁毒委员会的希望,怀揣着对禁毒工作的责任感,我们一直在路上,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禁毒培训,畅游在知识中

为提高队员们自身禁毒宣传水平,青春不“毒”行大学生禁毒宣讲团邀请到新乡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陈捷和孙杰对实践队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会。

会上,孙杰针对什么是毒品、毒品有那些种类等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陈捷则以具体事例为依托,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析了毒品走私贩卖的途经和缉毒现状。两位教导员授予宣讲团成员代表《戒毒条例》和戒毒康复交流视频,并对队员们说:“在校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禁毒宣传行动中,将禁毒理念和知识普及到市民中去,也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经历无毒青春,过无悔人生。”

会后,实践队员张玉颖对两位教导员进行了专访,陈捷分享了自己多年宣传教育的经验,并指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目前禁毒宣讲教育的重中之重,大部分吸毒青少年是因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毒品知识的无知才误入歧途,你们利用暑期实践向新乡市市民普及禁毒知识,要尤其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孙杰则从宣传手段上给予实践队员宝贵的建议:“这次宣讲对你们来说是一种锻炼,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帮助,大家正年轻,想法多,希望你们能不局限于发宣传页这种传统的方式,可以大胆创新,迈开步子往前走,让禁毒知识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

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实践队员们从这次培训会中收获颇丰,深刻认识到只有让禁毒宣传教育“接地气”,才能有好的成效。

禁毒宣讲,融爱在歌声里

宣讲团走进新乡市各个社区、村庄,以知识宣讲为主,利用禁毒宣传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讲解,系统、全面地为社区居民普及禁毒知识、答疑解惑。队员们还以文艺巡演的形式宣传禁毒,并精心准备了禁毒三句半、小品《心灵的创伤》、相声《清醒》和禁毒歌曲大合唱《向往生命的阳光》。这些节目将枯燥的禁毒知识、禁毒思想融合于表演中传递给村民们,轻松的宣传形式吸引了许多村民上前观看。

在丰乐里村,一位奶奶拉着实践队员的手,乐呵呵地说道:“俺以前在村里还没见过这种宣传嘞,幸好你们来了,还不知道原来老百姓还得参与禁毒呢!”实践队员纷纷表示,通过深入基层,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要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禁毒涂鸦,画在你的心里

除了准备精彩的禁毒节目,实践队员们还将禁毒方式与时代潮流趋势相结合,将禁毒知识以艺术涂鸦的形式展示给各大社区居民。

在出发前,队员们准备了百米长卷和纯白短袖,并将全体实践队员亲自设计的禁毒图案绘制到衣服、长卷上。活动现场,长卷徐徐展开,吸引了许多村民驻足观看,青少年和小朋友们还积极上前签名留念,表达自己对禁毒工作的支持和参与禁毒行动的决心。实践队员鼓励小朋友积极将所学到的禁毒知识宣传给更多的人。禁毒涂鸦工作,是实践队员对宣讲形式的创新,身着禁毒主题T恤,更加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禁毒宣传教育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就。实践队员们在新乡市多处人流量较大的地点设立禁毒宣传站,展开禁毒宣传。“禁毒宣讲不仅仅是暑期实践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的常项工作,队员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克服重重困难,让禁毒宣传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印在市民的心里。” 队员陈一诺坚定地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期15天的禁毒宣讲活动,将禁毒知识和理念融入到暑期“三下乡”实践中,不仅给实践队员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平台,还让队员们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调研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市民的防毒意识,增强其辩毒能力,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禁毒宣传中来,共同助力禁毒事业发展。

(外国语学院 魏琳琳 责任编辑 张 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π送温情益童前行

——“π送温情,益童前行”爱心支教服务团暑期筑梦在行动



爱心成就梦想,真情共筑希望。74日以来,为发扬志愿精神,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π送温情,益童前行”爱心支教服务团在新乡市牧野区十里铺村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七彩课堂,伴童“益”起前行

七月的夏天,骄阳似火,近40度的高温也无法阻挡志愿者们心中的激情。通过沟通交流,支教队的成员们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辅导计划。

实践队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以领略数学之美”“传承华夏文明”“探索科学奥秘等内容的主题课堂,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支教团还特意开展了聆听安全之声大讲堂,针对夏季频发的溺水问题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知识宣讲,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向孩子们演示各种急救方法来应对溺水问题。“我们还特意举办了一场联欢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欢笑和掌声中增强自信,同时也能加深队员与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让孩子们体会到我们的爱心。”队员胡艳婷介绍道。

弘扬抗战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为纪念“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节追忆历史课堂。

组织孩子们观看了爱国教育影片《卢沟桥事变》和《还原卢沟桥事变始末》,并带领大家朗诵苏叔阳的诗歌《我是卢沟桥》。浩气凛然的朗诵让大家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勇气、谋略和胆识。伴着慷慨激昂的音乐,队长带领大家唱响国歌,致敬先烈。小朋友许泽轩说道:“今天的课程让我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今后一定铭记历史,勤奋努力,让自己的国家不断强大,不受外敌欺辱。”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了历史知识,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情系“折翼天使”,用爱守住幸福

父母如同孩子的翅膀,而有些孩子却失去了翅膀,福利院的孩子们就是那些“折翼的天使”。服务团一行人前往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们送去关怀与帮助。

当地工作人员对福利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实践队员结合PPT为孩子们讲述了教师、警察、厨师等职业特点,孩子们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氛围活跃。

“这些孩子们就像‘折翼的天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与祝福,用我们的爱托起特殊儿童的梦想。”队长吴亚楠在离开福利院时感慨道。

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偏科现象

基于专业特点,服务团志愿者们采取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乡市牧野区绿营小区和十里铺村的居民进行深入调研数学偏科的问题。

实践队员就造成数学偏科的原因、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问题,分头进行随机访问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居民积极配合,耐心回答志愿者的问题,认真填写问卷。调研结束后,服务团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人群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个夏天,爱心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们将汗水流淌在七月,将爱心传递在七月,将青春奉献在七月。大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尚的操行和淳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的讲话思想,与实践同行,与志愿服务同行。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胡艳婷 责任编辑 姜历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情七月 红色故里行

——“探寻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实践调研队“鄂豫皖”调研记

青春好奋发,献礼十九大。河南师范大学探寻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暑期实践调研团队来到鄂豫皖地区进行实践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探寻和弘扬红色精神,激发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秉承先烈遗志,弘扬时代精神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英魂,红色精神放光芒,流芳百世励后人”。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内陈列和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集中反映了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

队员们先后瞻仰了烈士浮雕墙、烈士纪念堂、革命斗争史陈列室等红色遗址。大家怀着崇高的敬意了解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在安葬着近百位烈士和红军将领的骨灰的烈士墓地前,大家肃立默哀并鞠躬致敬。随后,队员们遇到了几位住在附近的老人,通过交流得知,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8岁,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前辈。他们告诉队员们:“首长和战友们都躺在这里,我们住在这里也安心,年轻的时候一起在这里打仗,现在他们走了,我们可以经常过来看他们。”

“历史不该被遗忘,如今的光明和幸福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立足今天,放眼未来,我们应学习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克服困难,让青春在建设祖国的奋斗中闪光。”队员阮高杰如是说。

发扬红色精神,争做有为青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进一步学习红色精神,队员们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联络部副部长韩宗平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别山干部学院。韩宗平介绍道:“学院近年来注重党性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精神对党员进行党性、党心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运用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等多种教学形式,配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面演绎大别山革命历史,让历史与现实相通,让学员真懂、真信、真用,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队员们充分了解到了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红色革命精神也有了新的思考。队员高雅丽感概道:“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那段艰苦的历史,把红军精神同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勇挑重任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让红色精神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忠孝将帅战功赫,浩然正气垂青史

走过蜿蜒曲折的山路,踏着岁月的足迹,队员们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里,了解将军传奇一生,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忠国孝母的将军情怀,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在讲解员的解说下,队员们了解到,许世友将军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向父母尽孝,为此上书中央要求死后回老家土葬,将军说“我生在大别山,长在大别山,死后也要回到大别山,葬在母亲身边”。大家还一起参观了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展厅内将军生前收藏的万枚毛主席像章深深震撼了在场的队员。

队员熊建华感慨到:“许世友将军作为一名领导,生活却这么简单朴素,真的让我很感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积极践行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此次对鄂豫皖地区的调研学习,使得队员们对该地区的革命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老一辈革命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红色革命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

(学生处 李 娟 吴宗芪 责任编辑 郑 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根太极文化,讲述河南故事

——焦作传统体育文化调研团暑期实践活动纪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学院焦作传统体育文化调研团以“寻根太极文化,讲述河南故事”为主题,深入焦作积极开展太极文化调研。

寻根太极,探访太极故里

天下太极出河洛,河洛造就陈家沟。为探求太极传承之道,调研队来到太极拳的发祥地——位于河南焦作温县的陈家沟。

实践队员对陈家沟支部书记陈景元进行了采访。谈到太极的传承,陈景元告诉队员们:“太极不只是一种功夫,还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形式。学习太极不仅要练好基本功,更要领会太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陈景元强调道:“太极刚柔并济的特点体现了太极文化一路传承至今的历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值得每一位大学生学习。”

传承太极,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理念,任重而道远,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

探技太极,走近太极女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太极拳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沉淀闪耀着的一颗明珠。实践期间,调研团有幸见到“太极女皇”陈春爱老师,听她讲述了关于太极的故事。

“想要打好太极拳,光练招式是不够的,要用心体会太极所蕴含的内在文化,想想咱老祖宗创造太极的宗旨。”当谈及如何才能打好太极拳时,陈春爱这样回答,“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太极拳不能不打”。从与陈春爱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太极已经深深地融入她的生活,她从学成之日起,便走南闯北,外出传拳、授拳,为太极拳的推广传播和太极文化的普及弘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谈到如何传承太极时,陈春爱显得有些激动,她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姑娘劝我不要老是教一些小孩子,但是我觉得能教一个是一个,有总比没有的好。”

当日,陈老师的学生给调研团队员进行了展演,陈老师也鼓励队员们在实践中发掘太极的内在价值,并与队员们就“太极进校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她说:“太极进校园好啊,现在太极就是缺少你们这样的有知识的人来传承。”

传承太极,讲好河南故事

陈氏太极拳诞生于焦作温县,是明朝末年陈家沟村民陈王廷创编的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太极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以其独特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焦作人。

调研团来到太行山脉,体会两种文化交融的美好,领会太极的古老传承之道。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而太极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沉淀着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两种文化相交碰撞,反映了强烈的东方民族色彩。实践队员登上太行山,切身感受到了这两种文化的相交融和。

太极刚柔并济,博大精深,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将我们的传统运动发扬光大。推广太极进校园,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效举措。

(体育学院 赵嘉妮 责任编辑 宋 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民实践征程起,激扬逐梦青春路

——河南师范大学科普惠万家网络知识志愿服务团走进社区

青春奋发建新功,实践喜迎十九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科普惠万家网络知识进社区志愿服务团以问卷调研、知识宣讲、义务维修电脑等形式,在康桥名苑、柳湾村、剑桥城等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活动。

知识宣讲: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为增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护技能,志愿者们提前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所查阅的文献素材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大家以三个社区作为服务驻点,向居民们发放宣传册,宣讲网络安全知识,耐心地讲解了预防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的方法。

为了加强宣讲效果,志愿服务团还精心制作了网络安全教育视频,在服务驻点循环播放。看到视频里因为扫描二维码就导致手机里个人信息泄露,手机绑定的网银受到影响导致财产损失,吓得我一身冷汗。以后这种小便宜还是不能占啊,等信息泄露就来不及后悔了!一位居民感叹道。

活动期间,志愿服务团共发放宣传册600余份,视频展播5场,受到居民们的好评。网络安全知识宣讲既能提高居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居民们保护自我信息的能力。

电脑维修: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

在知识宣讲的同时,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维护、电脑硬件维修、软件维护等技术支持,还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上门服务。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了电脑开机无显示、CMOS设置不能保存、显示花屏等一系列故障。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志愿者们积极请教老师,或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途径寻找解决方法,力争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从烂漫霞光到繁星映月,志愿者们不言苦,不说累,坚守驻地,保证随时能够为居民排忧解难。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获得了居民们的称赞。

精准扶贫:驻村奉献心连心,扶贫攻坚手牵手

在社区进行宣讲之余,志愿服务团还在院党委副书记张东亮、团委副书记赵娜的带领下奔赴柳湾村开展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到达柳湾村后,志愿者们马上开始搭帐篷、挂横幅、准备资料等,为搭建驻点做准备。志愿者们为村民普及网络安全和电脑使用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方便村民们解决电脑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此外,志愿服务团还为村民提供电脑清理、重新安装系统等技术服务,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柳湾村之行,使志愿者们感触颇深。他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够深入农村进行实践,为当地村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以后的人生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暑期社会实践不是闭门造车,它实现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志愿者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子事件的过程中也积极总结,不断反思,收获良多。实践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志愿服务的精神已深深烙进了每位成员的心里。科普惠民,永不停息。服务团会竭尽全力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社会贡献青年的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冯文文 胡玉莹 责任编辑 樊红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躬身实践惠民生 共谋发展助脱贫

——河南师范大学渔业惠农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73日起,河南师范大学渔业惠农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逐个走访渔户、发放问卷调查、与渔民座谈等形式,充分了解当地渔业产业的品种结构、养殖困境。团队围绕绿色养殖水质良性运转集体经济模式等热点话题与渔民深入探讨,并组织水产学院博士教师与养殖户共谋脱困之道、发展之路。

深入塘边探访渔户,了解养殖种类方法

欲知鱼塘事,需问养殖人。实践团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走访了多户渔民,并以渔民个体养殖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其养殖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当地养殖技术仍为传统粗放养殖,机械设备也都比较简单落后。这次拜访渔民,躬耕实践真正让我走出校园,走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养殖基地去不仅让我见识了科学养殖模式、增长了水产鱼类知识,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队员柳培兰如是说。

进行水质检测,送科技到一线

为了更好的掌握当地养殖鱼塘的水质情况,实践队员带着采水器、PH测试仪等工具,对养殖鱼塘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小杨庄周围河流水质自从周边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后明显恶化,虽然已开展绿化建设工作,但目前综合治理情况仍不理想,居民们希望政府可以尽快治理水域,做到少排污。队员王娅介绍道。

在采访渔户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东屯镇鱼塘水位普遍偏低,水的颜色多呈现墨绿色,并有大量鱼体聚集在鱼塘两边的浅滩上。队员们建议渔民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养殖水体氮循环。同时,大家现场采集了水样,检测和分析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生物学角度对水质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当地政府情系民生 学子携手精准扶贫

渔业惠农实践队员受到了延津县政府和政协、东屯镇政府的热烈欢迎,并在原阳得到了陡门乡纪委书记吴邦领、桃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崔玉良的热情接待。

两位领导为大家介绍了最近几年养殖渔业模式的整改与创新工作,深入分析了养殖业水质和水量的问题,并希望队员可以给予专业相关的建议助力当地脱贫。虽然养殖的水质和水量工作政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采取一定措施对养殖渔户进行培训,加大生态养殖渔业的开发力度,将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相结合。村书记的认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政府情系民生,牵手渔业扶贫的干劲。队员陈惠玲说道。

博士教师技术指导,校地共绘美好明天

在原阳县陡门乡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实践队员得到了大量一手资料。同时针对当地的养殖现状,当地政府表示希望得到我校教师的技术指导,助力当地解困脱贫。

水产学院及时组织博士教师作为技术服务团队奔赴原阳。针对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和当地政府的长期规划,博士教师服务团队从养殖结构、养殖理念、养殖方法等方面为养殖户做了专题培训。“我发现养殖户们大部分还在使用比较落后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也比较落后,希望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能够出台相应政策,真正让科技人员与养殖户结合,从而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改善养殖结构,最终达到增产增收,早日脱贫的目标。”王磊老师在培训会后说道。

虽然养殖户们的养殖方式大多仍比较落后,但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科技人员和青年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为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改善养殖结构而不懈努力。躬身实践惠民生,共谋发展助脱贫,河南师范大学渔业惠农志愿服务团一直在路上。

(水产学院 纪盼盼 责任编辑 魏晨曦)

  


收藏本站 
我要留言

版权所有 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2009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豫ICP备05002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