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发布时间: 2013-09-27 浏览次数: 324

 

 

心理疾病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近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几起校园内或学校附近袭击儿童的惨案,我们在强烈谴责犯罪嫌疑人穷凶极恶的暴行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由于犯罪嫌疑人长期的心态扭曲、心理不健康。那么目前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常见的心理疾病又有哪些种类?该如何去预防和治疗呢?

 

患者很少主动就医

 

  西安交大一附院精神心理科高成阁主任介绍,现在每天前往他们科室诊疗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数,说明现在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相对已经提高,能主动到医院选择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求助治疗。虽然如此,高成阁主任还是告诉记者,心理疾病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心理健康知识实际上在国内普及率还是相当低,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也不高,不少人在日常生活的压力下患有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但由于缺乏常识,很少主动就医。而精神病医疗系统往往只是治疗那些症状最严重的患者,心理疾病的预防或早期诊断也很少。加上目前很多人在心理健康的认知上还有一些误区,周围人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多报以冷漠,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是神经症甚至是精神病,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患者不愿前往医院咨询或就诊。”

  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之所以呈现急剧上升势头,不仅仅是因为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还有我们从小缺乏足够的心理常识和心理教育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西京医院心身科陈云春副主任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心理咨询机构越来越多,各个医院也在近几年相继成立了心理科室,但是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反映到社会现实中,仍有边缘化、冷漠化的现状,比如大量的抑郁症患者中,仅有5%的患者选择了求助心理医生。”

 

  春夏是高发季节

 

  在心理疾病患者中,受季节变化影响比较明显的,当属强迫症和躁狂症患者。强迫症可能出现情绪不稳,爱发脾气,敏感多疑;或者表现为已经消失症状的复燃,比如幻听出现或增多等,出现冲动攻击行为。躁狂症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在春天初次发病,或病情再次复发。躁狂症患者常常有兴奋话多,情绪高涨,精力过于旺盛,言语内容夸大,似乎无所不能等表现。精神障碍患者在春夏多少都会受到季节的影响,而老年和青少年患者尤其明显。特别是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其中躁狂最为常见。而处于青少年期的分裂症患者,由于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本身就有高而不平衡的特点,所以更容易在春天出现病情加重或复发。这两类患者都有兴奋、活动增多的表现。

 

  重在早期疏导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人们在面临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稍微出现挫折或压力,就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烦躁、焦虑、消极的心理,有些人不能心态平和,正确对待,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加之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足够的心理常识和心理教育,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诱发成为心理疾病。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呢?

 

  西安交大一附院精神心理科高成阁主任介绍说,“患者首先要对心理健康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当出现压抑、烦躁、消极、困惑等情绪时,要自我分析压力来自哪里,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自我解压,同时多与亲人、朋友、同事沟通,寻求帮助,舒缓自己的心理情绪以解决问题。如果家属一旦察觉到患者情绪有不对劲的地方,应引导患者说出顾虑或者原因,鼓励患者正确认识。必要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作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西京医院心身科陈云春副主任说,“心理疏导是心理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心理治疗的基础。因此要热爱生活,善于生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到自己劳动的社会价值,在生活中享受战胜困难的乐趣,以辛勤的劳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冲击其他方面遇到的烦恼。要善于把生活安排得有规律、有节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有条不紊。因为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动力定型能刺激身体各部分器官协调平衡,使心智处于最佳状态。”

 

  尽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疗效也比较缓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患者,要坚信心理疾病是能够治好的,不要过分地惧怕、恐惧。西安交大二附院精神心理科邓永宁介绍,只要善于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强信心,懂得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在心理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或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那么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够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