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及成果

发布者:刘骏飞发布时间:2019-01-08浏览次数:1237


研究中心围绕着核心建设目标,进行研究任务的分解,和研究队伍的划分。具体分为三个研究方向:中原文献整理、中原文献研究和中原文化研究。

(一)中原文献整理。中原文献是中原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间起着中心作用和导向作用。中原文献整理尤其是辑佚,是将已经散佚的中原文献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勾稽整理出来,是中原文化在当代的“再次发掘”,是中原文献的“浴火重生”。

(二)中原文献研究。高质量的文献研究,是中原文化研究的基础。“中心”以中原为核心,有点有面,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的文献研究,以期充分展现中原文献多姿多彩、超众脱俗的无穷魅力,服务于当前文化建设。

(三)中原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积极开展戏剧、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在民间戏剧调查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等方面,录制了大量民间艺术音像资料,收集整理了几百本戏曲剧本;长期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实践,先后在焦作、新乡、濮阳等地指导和帮助传承团体开展工作,使怀梆、二股弦、哼小车、柳位高跷等多个项目得到了切实保护,并探索出了一套“大学——政府——社会”合作的有效模式。

研究中心于20139月启动《中原文献钩沉》编纂工作。《中原文献钩沉》以研究中心吕友仁教授主编《中州文献综录》为基础,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目前主要进行先唐部分中原文献的钩沉,预计篇幅将达500万字以上。中原文献散佚严重,前人辑本不但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以严肃严谨的学术态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散佚的中原文献全部高质量地辑佚出来,为中原文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依据。《中原文献钩沉》的编纂、出版,将为我国古代文史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前所未见的珍贵史料,提高中原文献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的地位,为文化强省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研究中心还致力于中原作家别集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周相录教授《元稹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月)、张富春教授《支遁集校注》(巴蜀书社,201312月)业已出版,以后还将陆续出版《王越集校注》等中原作家别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