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大新闻
【专题】上海校友学术报告团回访母校
发布时间: 2017-05-12 浏览次数: 8797

 

华东政法大学王莲峰教授来我校讲学

 

512日,应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和法学院邀请,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标与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标法教研室主任、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王莲峰来我校讲学,在模拟法庭作了题为“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判定与赔偿”的报告。法学院部分教师与学生200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

王莲峰围绕商标反向混淆的含义、来源和发展、特点和危害、构成要件以及赔偿方式等五大问题展开。她通过大量案例阐释商标反向混淆含义,并介绍了“蓝色风暴与百事可乐”案。王莲峰提出自己关于商标反向混淆规则适用的独到见解,她指出,在司法适用方面应注意适当的保护尺度、利益平衡原则、满足相关的侵权构成要件三点原则,并介绍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诸多案例。

王鹏祥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准确把握了商标法的立法精神并运用新方法、新视角帮助同学们加以理解。他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此次讲座的启示进行相关创新研究,为我国司法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 杨天琦)

个人简介

王莲峰,女,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标与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标法教研室主任;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国际商标协会教授协会成员;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上海市政府“知识产权高级人才650项目成员;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法制讲师团成员、上海民建法制委员会委员。师从吴汉东教授攻读民商法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中国第一部《知识产权蓝皮书》编委。

 

上海海事大学汤天浩教授来我校讲学

  

512日上午,应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上海海事大学电动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长、博士生导师汤天浩教授在我校党校教室做了题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新发展”专题讲座。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部分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彭玉峰主持,

汤天浩从电子电力学的历史、技术现状和新的应用需求三个方面介绍了电力电子的发展和应用。他结合电力电子在节能减排、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电气化交通以及智能家庭、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分析了电力电子在当今社会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讲座后,彭玉峰代表学校向汤天浩颁发了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王 燕 李少玉)

个人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所长、中荷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能交通研究所副所长、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特邀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沈贵明教授来我校讲学

  

511日晚,应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和法学院邀请,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沈贵明教授在我校东区模拟法庭作了题为“民法总则与商事主体制度”的报告。法学院部分教师与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于庆生主持。

沈贵明从民法总则规定的民事主体增加非法人组织及公民更换为自然人切入,围绕《民法总则》能否囊括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主体、合伙与法人关系、合伙与公司关系三个基本问题展开,阐述了民法总则主体立法的基本目的、法人的实质,以及立法基本功能。他还梳理了法人的立法演化,辨析法人的实质,对合伙企业与公司进行比较法分析,认为合法企业类似大陆法系国家的无限公司。沈贵明强调,民法总则不能穷尽所有主体,也不可能民商分离,二者应相互协调。

于庆生作总结发言。他指出,讲座内容另辟蹊径,匠心独运,使大家对民商事主体制度有了颠覆性认识,并借用边沁所言,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开拓未来法学的新道路。

(法学院 化小伟)

个人简介

沈贵明,1957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公司法。

  

上海交通大学张绍谦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57 应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和法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刑事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张绍谦在我校东区模拟法庭作了题为“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刑法应对”的学术报告。我校纪委书记张尚字出席讲座。新乡市检察系统、法院系统的检察官、法官以及法学院部分教师、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

张绍谦以当今社会上常见的风险问题为引,围绕传统社会与传统刑法、风险社会与风险刑法、风险刑法理论的基本特征、我国刑法发展趋势以及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应对思考这几个问题展开讲授。张绍谦简要阐释了风险社会与风险刑法的概念,指出现代国家更需要通过有目的系统使用刑法达到控制风险的政治目标,并表示就我国刑法目前状态,刑法修订基本上往重刑方向发展,并持续加大力度。张绍谦还肯定了刑法对社会风险的防范功能,可为公众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环境,风险刑法理论同样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最后,王鹏祥对本次讲座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讲座对于刑法立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既引发我们对现代司法的深入思考,又对未来的司法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提醒大家要理性地认识社会风险的到来,正确对待刑法立法。

(法学院 郭少飞 杨天琦)

个人简介:

张绍谦,男,1956年生,河南宜阳人,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刑事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刑法学、犯罪学的教学与研究。

 

我校96届校友、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回母校讲学

  

55日上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96届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应邀在我校田家炳108室作了题为“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的学术报告。历史文化学院负责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峰主持。

李萌从国际形势、国内态势、战略思路、创新举措四个方面展开讲解。借美国,英国,法国等先进案例阐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立足创新人才竞争、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意识等重要战略思想。报告会期间,同学们认真专注,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下午,李萌应邀旅游学院在生命科学学院报告厅了题为“全球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能级提升”的讲座。旅游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16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旅游学院院长赵成福主持

李萌以上海市为例,围绕城市时空新方位、产业发展新阶段和能级提升新思路三个方面展开,从动力转换、功能变迁、性质变化、趋势特点、产业现代化、发展主题、发展主线等多维视角,提出科学确定上海都市旅游价值定位,深化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快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开展旅游治理模式改革创新等新思路,发挥出旅游业的独特作用,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文化学院 聂梅荣 旅游学院 朱 伟)

校友简介:

李萌,男,1996届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历史文化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旅游管理),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秘书长现为国家新型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产业经济项目首席专家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研究员。学术兼职: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智库专家;《中国旅游报》特约撰稿专家;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智库专家;上海自驾旅游促进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研究领域:旅游产业创新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文城市建设;产业创新人才开发培养;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等。

 

中国政法大学傅广宛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55日下午,应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傅广宛教授莅临我校作了题为“大数据与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 的专题报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学报编辑部陈浩天主持。

傅广宛以《大数据与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为题,从大数据的由来、特征、发展、与传统数据的关系、分析的主要手段、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六个方面做了深入讲解。傅广宛提出,狭义的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即“3V”volume(数据量)variety(数据多样性)velocity(数据产生的频率),并强调“大数据”一词有其特有的内涵及特征,不可随意使用。他还强调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可以为政府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决策参考,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互动环节中,傅广宛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解答,并展望了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银星/文 刘 丹/图)

个人简介:

傅广宛,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公共政策量化分析博士点主持人。全国公共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我校83届校友、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祥民教授回母校讲学

  

55午,我校化学化工学院83届校友、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祥民教授回母校讲学,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作了题为“创新技术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报告化学化工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百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主持。

张祥民结合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统计数据,阐述了“技术创新”对从事科学研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列举身边开展技术创新的生动事例,阐释了如何实现技术新发现、新突破,并介绍了创新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剖析了化学与生命科学的紧密联系。他鼓励在场师生,在学术道路上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报告结束后,张祥民就有关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化学化工学院 杨明国 孙阿强

校友简介

张祥民,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现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环境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二十余项担任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蛋白质组学会理事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色谱》杂志编委等。

 

我校95届校友、上海政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罗新忠回母校讲学

  

54日上午,我校教育学院95届校友、上海政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罗新忠在文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特大型城市的社会治理”的学术讲座。社会事业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

罗新忠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劝诫同学们学术研究要讲务实性,要积极主动地把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使专业技能真正发挥作用。在谈到自己公司的招聘标准时,他指出,毕业生能够灵活运用基础办公软件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是他们比较看重的能力之一。这就要求大学生本科学习期间不仅要打牢知识基础,更要有意识地提升综合技能。罗新忠以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共生活存在差异性,这意味着公式化的社会政策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维护社会治安,完善社会治理,就要坚持统筹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魏雷东对罗新忠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希望同学们吸取讲座经验,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5日上午,罗新忠在田家炳楼812会议室作了题为“我毕业之后能干啥:从教、从政、从商”的报告。教育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李醒东主持。

罗新忠介绍自己从师大毕业后的求学与创业历程,对师大的教育和培养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教育学院毕业生从教从政从商的情况。他勉励大家在校期间学好专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为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做好准备。罗新忠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期间做好人生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广泛涉猎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找准人生坐标。罗新忠以自己考研经历为例,鼓励大家理想要高远、目标要明确、发展定位要准,如果继续深造就要瞄准高水平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建议大家要克服浮躁心态,不能简单的为读书而读书。在提问环节,罗新忠对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困惑提出的问题,都详细回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希望同学们要严格乃至说是“苛刻”地要求自己,做事要有板有眼,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惧怕失败,要勇于接受挑战。罗新忠还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勉:一要多学习实用性、技能性的知识;二要有自愿服务的意识;三要在实践中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

(社会事业学院 马君可 教育学院 李醒东)

校友简介:

罗新忠,男,199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现教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政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上海画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大学社会学硕士、复旦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记者/编辑,长期致力于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

我校93届校友、同济大学孙军教授回母校讲学

  

54日上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93届校友、同济大学医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孙军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报告厅作了题为“血吸虫为何摄血?青蒿素为何抗疟?”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卫国主持。

孙军讲解了血吸虫、疟原虫色素形成的生物学意义,阐述了血吸虫摄血和青蒿素抗疟的原因,并介绍了青蒿素药物抗疟机制和血吸虫色素的形成机制提示了青蒿素抗疟机制等内容。

报告会结束后,孙军对与会师生就报告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地解答,现场氛围活跃。孙军丰富的阅历、细致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生命科学学院 冯亚楠 李腾腾)

校友简介:

孙军,男,199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现生命科学学院),2002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农科院上海动物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9月至今,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工作,从事病原生物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上海寄生虫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动物学会理事。曾参与上海市重大课题(NO.20014909002)“清洁级东方田鼠种群建立和抗血吸虫病分子机制研究”和科技部973计划课题(2007CB513106)“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等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本血吸虫在雌雄合抱前后雌虫差异表达miRNA分析鉴定及功能(81071383)”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举行“魅力化学”科技文化节之知名校友讲坛活动

  

5月上旬,化学化工学院启动了首届“魅力化学”科技文化节活动。54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学北楼五楼会议室举行“魅力化学”科技文化节之知名校友讲坛我校化学化工学院81届校友、上海校友分会副会长、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坚争教授,外国语学院86届校友、上海校友分会副会长、上海高乐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楚安照,化学化工学院08届校友、上海校友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蒂勒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新成应邀出席。学院政工干部、本科生、研究生100余人参加讲坛活动,活动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来俊军主持。

来俊军致欢迎辞,他代表化学化工学院全体师生对三位校友重回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三位优秀校友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杨坚争介绍了自己求学的艰辛历程,分享了参加联合国贸法会ODR会议时起草有关网上争议解决文件的经历,深刻阐述了知识积累与拼搏精神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他勉励广大学生要珍惜大学四年宝贵时光,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坚守梦想,奋发进取,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楚安照和吴新成也分别讲述了个人求学和创业经历,揭示了“青春”和“理想”的深层次关系。讲坛结束后,三位校友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化学化工学院 刘起胜 陈 滢)

 

我校93届研究生校友、国家特聘专家、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陈晓嘉研究员回母校讲学

  

54日下午,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93届研究生校友、国家特聘专家、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晓嘉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Superconductivity above 120 K in polyparaphenylene oligomers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杨宗献主持。

陈晓嘉从超导领域获得的几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讲起,串起了超导专业的百年发展史。他介绍了什么是超导、铜基高温超导的复杂相图以及高温超导的可能产生机制,重点报告了其研究组近期在导电塑料材料中发现转变温度为120 K超导电性的重要工作,详细讲解了这一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报告会结束后,陈晓嘉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王 春 石贤彪)

校友简介:

陈晓嘉,男,1967年生。国家特聘专家,20141月全职回国工作,现任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1993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7-1999年为南京大学博士后,1999-2001年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态研究所访问学者,2001年到美国后长期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从事高压下超导电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回国前为能源部极端环境前沿能源研究中心超导项目负责人。他专注于研究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在过渡金属化合物、铜氧化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有机超导体的高压行为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大量有影响的工作。

 

第五期“五五四”校友大讲堂举行

  

54日上午,主题为“青春的方位”的第五期“五五四”校友大讲堂在校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行。报告由外国语学院86届校友、上海高乐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楚安照主讲。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吴新成,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文学院部分学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报告由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孟超主持。

楚安照结合自己从一名中学教师跨界下海经商的经历,分别从“气质”“阅读和阅历”“知识和学识”“下海和下河”“梦想和现实”“选择与判断”“尊重与信任”“方位和定位”等多个人生概念主题模块向同学们分享他在事业上的成败和生活认知上的感悟。他认为,读书是拓宽眼界和提升境界最佳途径,生活是克服困难和获得经验的唯一渠道。只有通过阅读和阅历形成的判断,才有可能正确拥有放弃的勇气和选择的智慧,才有可能明确人生的方位和定位。报告最后,楚安照深情朗诵了丰子恺的《不宠无惊过一生》,并向母校和同学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在互动环节,楚安照用中、英文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精彩的报告赢来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和连连赞叹。

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魏海琴做总结发言,她对楚安照校友的报告作了简要点评。她希望同学们珍惜所处的这个美好时代,珍惜四年的大学生活,从校友的报告中汲取营养,积蓄待发,成就梦想。

(校友办 林丁香 校友志愿者协会 袁 佩/文 大学生摄影记者 郭 欣/图)

校友简介:

楚安照,男,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现外国语学院)86届毕业生,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副会长,曾任中学教师、双汇集团董事长秘书、丹麦富金公司中国经理、德国彩富公司中国首席代表,现任上海高乐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公司专业提供肉制品加工的设备工艺研究以及设备的项目建设,是国内第一家从事该业务的公司,是国内目前肉制品加工诸多现代技术的引进商和推广者。主要客户有:双汇集团,金锣集团,圣农集团,美国OSI集团(麦当劳/肯德基后厨工厂),美国CARGILL, 美国Tyson,新希望,香港大家乐等。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参股多家上海公司和代理欧美30家知名设备食品设备制造公司在中国的业务,2012年取得“康尼岛”等20多个商标(文字,图案)。

 

我校81届校友、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坚争教授回母校讲学

  

54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81届校友、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坚争教授在我校模拟法庭作了题为以“电子商务法基本问题与电子商务立法”的学术报告。法学院部分教师与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于庆生主持。

杨坚争以自身的实践研究经历为主脉络,围绕电子商务法基本问题,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思路,电子商务法的起草(草案)三大板块展开。讲座伊始,杨坚争阐述了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概念,指出其调整的对象及范围,并强调电子商务法并非试图重新建立新商业运作规则,而是探讨因交易手段和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特殊商事法律问题。他还从电商经营者等九大要素分析了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所遇到的窘境并以《煤炭法》的立法思路入题,讲述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思路,构思了立法框架和条标杨坚争指出,目前电子商务法的立法框架,除总则、法律责任和附则外,主要是对网络人,电子商务流程,交易环境的规制。他还提到,根据电子商务目前出现的状况,需要有专门章节对其加以强调规制。其剖析之深,维度之广令大家耳目一新。

《电子商务法》草案介绍上,杨坚争指出,由于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在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呼求推动下,相关法律便应运而生。他还通过展示法律草案加强了与所讲内容的联系,以便形成框架。随后,于庆生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第一大市场,但立法滞后与监管不力却成为其发展桎梏,现在电子商务方面立法是大势所趋,杨坚争的研究符合发展规律。

(法学院 郭少飞 郑 鑫)

校友简介:

杨坚争,男,1952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8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副会长。现任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主任、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物品编码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电子商务专业办公室专业顾问、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2007年被授予上海市教学名师,200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我校举行2017年“卢锦梭奖学金”颁奖仪式

  

53日上午,我校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2017年“卢锦梭奖学金”颁奖仪式。我校校友、“卢锦梭奖学金”设立者魏冬青教授,副校长马治军出席仪式。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及各学院相关负责人、获奖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颁奖仪式。仪式由研究生院院长刘玉芳主持。

卢锦梭奖学金”基金会负责人卓克垒介绍了“卢锦梭奖学金”的设立情况、卢锦梭教授生平事迹以及魏冬青的学术成就,并对魏冬青缅怀师恩,回报母校,设立奖学金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万运京宣读了2017年“卢锦梭奖学金”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向获奖的5名博士及21名硕士研究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马金亮代表获奖学生发言。

师恩难忘,魏冬青分享了他与导师卢锦梭深厚的师生情谊,对导师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高度称赞,并对获奖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志存高远、心系天下,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辜负母校的期望,努力进取,为师大增光添彩。

马治军对魏冬青给予母校的诸多支持和帮助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对在校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戒骄戒躁,持之以恒,摒弃浮躁的学风,厚积薄发,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获得原创性成果;二要适应时代,勇于担当,树立远大志向,坚守理想,力戒浮躁,开拓进取,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三要心存感恩,乐于奉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马治军希望各位研究生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也希望各位即将告别校园的同学,饮水思源,常念教诲之恩,在自由翱翔争取更高飞越的同时,牢记国家与学校的培育之恩,牢记父母与老师的良苦用心。

卢锦梭奖学金”从设立到现在已历经十年,十年间一批又一批勤学奋进的师大学子,发奋图强,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努力为师大争光,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友简介:

魏冬青,男,1978年考入新乡师范学院(我校前身),随后师从卢锦梭教授攻读化学硕士学位,是卢教授的第一位硕士生,“卢锦梭奖学金”设立者,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会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际交叉科学家联合会主席,Springer SCI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主编,"Molecular Simulation"10家杂志编委。发表SCI文章250多篇,引用超过5500次,H因子50。获得横山亮次(Yokoyama Ryōji)等奖项。长期从事交叉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开拓性成果,JACS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最近的科研集中在健康医疗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开发了分子模拟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SAMM,构建了多个生物信息数据库,在蛋白质模拟,药物代谢以及在计算机药物设计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发现并实验验证了花椒素的抗衰老以及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作用。国内某上市企业投资6000万元开展花椒素的临床研究并申报国家一类新药。

(研究生院 端木凡昌 研究生编辑部 杨连新/文 大学生摄影记者 黄开梅/)

 

永不退休的师大人——李士聚校友座谈会

  

53日晚上8点,我校生物系63届校友、上海校友分会名誉会长李士聚应邀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与50余名同学座谈交流。

李士聚主要从学习和工作经历两方面向同学们讲述了自身历程、生活感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以执着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支撑,克服重重困难考取了新乡师范学院(我校前身)话到动情处,李士聚重重敲击着桌面,仿佛又回到当年奋斗的环境中,在场学生无不动容。

李士聚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优秀的政治表现从母校毕业,于1963年按照组织分配作为唯一的党员带队到上海任教,并主动选择了条件最差的学校。初到上海,面临语言不通,家长、学生不信任,同事不熟悉等问题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学习上海话,并通过家访贫困家庭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具、衣物等物品在工作上认真备写教案,不断向周边同事学习教学方法他的努力得到社会的一致肯定,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

一路走来,他不忘初心、不负母校和家乡培养,在每个单位都兢兢业业,团结同事,尊重他人。从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又把视线转回到了家乡的孩子为他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奔走牵线,实现了当年对校长的诺言。同时,作为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已近八十高龄他还全心全意为校友服务,一如既往地践行着“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师大风格。

(校友办 林丁香)

校友简介:

李士聚,男,1963届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现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上海杨浦区人大常委原副主任、上海莘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获得“上海市最美老干部”“杨浦区先进干部”等称号。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邮编:453007 网站维护: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豫公网安备:41071102000309号 豫ICP备:05002490号